周氏忙摆手道,“那是那是,哪儿是要让你帮我们周全啊,只是想让你和我一起想想这法子可行不?”
六娘子闻言微微舒了一口气道,“按着我说,大哥文采颇盛,精于求学,若是能有外放的机会,总是会比在国子监熬日子要更快些。”
“你瞧你瞧,你也这么觉得是不是?”周氏一听,仿佛是遇到了久违的知音一般,连连的拍了两下桌子激昂的说道,“长房、三房的事儿你也是看在眼里的,长房那儿二弟管家,三弟忙生计,长房素来自给自足的,我瞧着分家也是迟早的事儿。”
“啊?”六娘子又吃惊了,“大叔他们要分家么?”
周氏正色道,“长房那里应该是有这个意思的,你想,这个家虽姓沈,但毕竟是煜宁侯府,大叔那么好面子的一个人,能住到今天也算不易。大哥和二哥又没有走仕途的念想,要让侯爷仰仗的地方不多,其实不瞒你说,当时在凉都的时候大叔就想和四叔一样分家了,不过那时大叔总是想着要憋一口气先回宣城再说的,是以才拖到了今天。”
六娘子闻言点头附和道,“也难怪,从住进府到现在,快两年了吧,大叔那儿基本都不走中馈银两的。”
周氏道,“你瞧,若不是想分家,又怎会一分一两都算的这么清楚。”说着她轻啜了一口热茶,润了嗓后又继续道,“三房那里呢,几个弟弟都还小,功名也都还考着,能成气候是最好的,不能成,以后管个家做个生意什么的和上面两个哥哥一样,日子也是不难过的。”
“可外放……终究是清苦的。”六娘子犹豫道。
“再清苦,也能谋出一片天地来,在宣城,什么时候是个头?”周氏苦苦的一笑,眉宇间有着如碎云风卷一般的愁思。
“大嫂……”六娘子的安慰溢到了嘴边,可唇齿间的话语却怎么都无法再往外多冒一个字。
俗语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沈聿齐是继续在国子监熬日子荒废年岁还是趁着年轻闯荡一番出去外放,这都不是她和周氏两人今天闲聊几句就能定下的事儿。
而且她隐约觉得,这个想法,也只是周氏一个人的想法,至于沈聿齐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怕周氏也是拿捏不准的。不然,今儿周氏谈话的对象就该变成是沈聿白而并非自己这个内宅妇人了。
见六娘子有话不说,周氏无奈只能故作轻松的笑道,“诶,你瞧,这不是五弟过了九月就要去文选清吏司任职了么,我难免……心中也会不平。”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几个弟弟都如此出挑,六娘子心里明白周氏的焦虑,但是她却不能作出等同的回应,只能感同身受道,“大嫂,官场的事儿,其实我们也只是看了表象。但我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大哥肩负妻儿之责,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我看这事儿,大嫂你还是要和大哥开诚布公的说上一说才好做决断。”
周氏一愣,这才幽幽的一笑道,“你说的是,我今儿也是病急乱投医了,不过其实同你这样聊一聊,我心里也舒坦多了。”
六娘子看着周氏但笑不语,心里突然想起那日玉簪宴散了之后,忠毅侯夫人蒋氏拉着自己所说的那番话。她道,“你这个大嫂啊可是个人精,方才咱们牌打了三圈,她就七七八八的把那谢家姑娘挑拨她家宅不宁的事儿给说了个遍。我呢也是个直肠子,瞧着这种狐媚子心里就来气,方才在席间若是有什么得罪之处,妹妹你可千万别责怪我啊。”
想到这里,六娘子看周氏的眼神不免又凝了凝。不管怎么说,周氏之前到底是一手管着整个家的人,因此六娘子还真有些拿捏不准她今日同自己说的这番话,是试探的成分多呢还是真心诉苦的成分多……
第二卷 喜烛盈盈,凤冠霞帔浅相识 第一百五十六章 繁华绮•初次入宫(上)
话说中元节已过,沈聿白就开始着手安排六娘子进宫的事宜了。不过眼下英娘正怀着身孕,皇上对她这胎又尤为的重视,是以连沈聿白都是见缝插针的才挑好了日子的。
但那边沈聿白是火急火燎的,可这边六娘子却是希望越往后越好,因为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进宫,虽不是面圣也未必能见着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可六娘子却觉得小心驶得万年船,她甚至让沈聿白特意请了个宫里的老嬷嬷来教了她几天宫中的礼仪规矩,惹得沈聿白笑意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