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灾情,南宫阙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看到饥饿的灾民,他也无能为力,成千上万的灾民,他只能选择漠视,祈求着朝廷拨粮出来解救他们,如今司马煜终于来了,也解决他心头一件大事,“三年大旱,西北内流河早已干枯,且不说种植粮食,就是百姓喝水都不能满足,加上冬天大雪,雪地上的水混着沙子,根本无法饮用,大多灾民饥寒交迫,有力气的早已逃离,仅剩些老弱病残还在苦苦挣扎。”
说完,他摇头叹气,人总是有多多少少的无奈,即便他是掌握十几万兵权的大将军,对那些受苦受难的灾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帮却没有能力去帮。
“仅剩些老弱病残,年轻力壮的青年都逃出去成了山匪,怪不得朝廷赈灾没有任何结果。”朝廷拨了几次赈灾粮食和赈灾银,贪官污吏贪走的是有,但至少也是有不少到灾民手中,只是这些灾民中都是些等着别人救济的老弱病残,又如何能靠着朝廷的帮忙度过难关呢?
根本之法,除了安顿灾民,还要把逃走在外的青年人召回来,否则,没有他们这些中流砥柱,又如何能缓解灾情呢?
“确实,除了守城的士兵,洛英城几乎看不到一个年轻男子,大多是小孩和老人,有舍不得孩子的妇人也留下,除了饥寒,他们倒也还安分。”
洛英城是大晋和北漠之间最后一座城,洛英城外不远处便是与北漠的边境,北漠地域广阔,没有再设防,洛英城便成了西北防守的城池,如今受旱灾的影响,如同空城,若是此时北漠发起进宫,洛英城便会轻而易举被他们攻下。
显而易见,朝廷已经想要放弃洛英城,让它自生自灭,而司马齐当日提出将亲自出使西北,接下赈灾之事,无疑向所有人表明,他司马齐身为大晋国地皇子,从始至终,没有想要放弃大晋国任何一座城池,更不会放弃大晋国任何一个子民。
正文 第123章可愿嫁我?
司马煜想要的结果是即便西北旱灾严重,百姓们也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而不是在困难面前自艾自怨,甚至去逃避。
“先安顿好灾民,然后再做其他打算。”如今,也只能一步一步来,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想要完全解决这灾情,恐怕得要个四五年,司马煜这一点他还是清楚的。
况且,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一蹴而就,靠朝廷这点粮食拯救几万灾民,让他们从此衣食无忧,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殿下言之有理,这事确实不能着急。”这就好比训练军队,得循环渐进,一步一步来,不过司马煜他们留在洛英城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估计到时候还得他南宫家的人来接手这事。
为了以后的方便,他现在自然是要竭尽全力配合司马煜,抛开他们之间的交情,还有以后的目的,为了大晋国,为了大晋的百姓,他也应该这般做。
司马煜拍了拍南宫阙的肩膀,“阿阙,这次就拜托你了,我们先回驿站,你好好休息,明日一战,我们一定不能有任何差错。”他信南宫阙,所以放心地把后背留给他,把自己的安危交给他。
“请殿下放心,如有任何差池,微臣必定以死谢罪。”
司马煜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了南宫阙的保证,他似乎轻松了些。
南宫阙送他们到南宫府门,便被司马煜拦了下来,“阿阙,不必送了,回去休息吧!”
南宫阙弯腰一拜,恭恭敬敬地立在原地,目送他们离开。
他静静地望着言芷画远去的背影,陷入沉思。
没想到十年光阴如此迅速,从他八岁那年见了言芷画一眼,到如今已经十年,这十年的时间里,他无数次幻想与言芷画再次相见的场景,却没有想到,多年后的再次相见,她却在别人的怀里。而且那个人比他英俊,比他有势,他再如何建立军功,也无法与司马煜相比。
司马煜高深莫测,是他望尘莫及的。
驿站内。
一群人正等着司马煜他们回来,见到司马煜,他们纷纷上前行礼,“参见五殿下。”
“都起来吧!”司马煜没有停下,直接绕过他们走了进去。
众人纷纷站起跟上。
“今日辛苦诸位了,诸位开餐吧!吃过晚饭之后,按照计划,轮流值班。”司马煜说完,便拉着言芷画走进厅中。
言芷画微微吃惊,自从进入南宫阙的府中和回驿站的路上,司马煜没有和她讲过一句话,怎么突然把她拉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