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师在大唐_作者:一伞清雨(20)

2018-09-10 一伞清雨

  杨石却不管她,知道老人家不会吃亏就招呼着她进去里头拿称,杨老爷子家还有十亩空地,一亩大约得三十斤的花生,他家那两袋花生还不够,杨石想到自个兄弟那儿还有一些,也是良种,他干脆做个中间人,帮两家做了这桩小买卖,反正都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两百斤的花生可不轻,杨石分两次给送到杨兰家里去,老爷子则是自己背着手晃晃悠悠走回去,等到杨石把他兄弟的花生也送到家里面的时候再一齐把钱给他,等到杨老爷子回到家的时候,杨兰和杨秦氏牵着那头耕牛也回来了。

  杨兰家的地靠近溪边,是比较好整的沙土地,种花生也合适。两人一牛这一天下来也犁了两亩地,季婵虽然出生农村,但是她们村子里头的地早就卖给公家盖房子修公路了,是以她并没有见过一亩地有多大,心里头还嘀咕着怎么才犁了两亩地,这也太少了吧?

  杨秦氏摇头,“不能再多了,再多牲口就垮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加了一小段承上启下,下文大概明天发,我今天只写了一点(沉迷游戏)

  谢谢留评和收藏的小伙伴,么么么!

  ☆、第 10 章

  “我和兰丫头不是有气力的青壮,耕的虽少但胜在精细,明儿得让牲口歇一歇,不然不吃草。”季婵看她砸吧嘴,赶紧给老太太倒了一碗水,里面加了糖,有点淡淡的甜味,“这地啊得犁、翻土、松土、再耙,除草、去石子,两亩地可不是那么好整的,就算是容易翻的沙土地也得一个来回。”杨秦氏喝了小半碗水,把剩下的递给杨兰,摸了摸小姑娘的头道,“明天你们两个只管顽去,割草让你阿翁去割,阿婆给你们做新衣服!”

  杨兰开心的哎了一声,蹦着出去了,又是翻翻晾在团箕里的萱草花,又是给院子里头的那块菜地浇水了,想来是高兴极了。

  赶集那天买回来的五花肉用金针炖了,连吃了好几天,不是吃不完,而是舍不得吃。菜一端起来,两个老人就不肯夹肉,季婵也舍不得多吃,尝了一口知道味道后就夹给杨兰,小丫头又懂事孝顺,转头又夹给了她的爷爷奶奶,这样一圈下来,金针都吃光了再加进去炖了好几回,肉还剩着,临到菜都快要坏了才赶紧吃完。

  家里的金针还有很多,杨秦氏拿了一些送给邻里,又交代了做法。有几户人家吃了,觉得味道还不错,也背了个背篓去摘,那一片的萱草花虽然多,但也经不住这么多人采,季婵瞧着几乎都快要是光秃秃的萱草,叹了口气,就不打算再过来摘花了。

  吃完晚饭,一家人又在院子里头坐了会,杨秦氏拿了软尺给季婵量了尺寸,至于杨兰的她早就熟记在心,天色还亮着,她却不急着动手做衣裳,而是开始纳鞋底。手上捻着一根又粗又短的大头针用力往里顶,嘴上还跟老爷子话家常,看得季婵心惊肉颤,生怕老人家一不小心把手给扎了,然而事实证明她是白担心了,老太太不但没伤到手,针脚更是密实精细,好看的紧。等到戍时过去了近一半,属于夏季的夜晚才姗姗来迟。

  厨房里头烧来洗碗刷锅的热水还有剩余,季婵倒了给自己洗了把脸,至于刷牙还是用的冷水,因为据说用热水刷牙会口臭。季婵学着学生时期看的小说的内容掰了根柳条沾了点盐粒塞嘴里,才搓了左边几下就觉得牙疼,连忙找杨秦氏讨了块细棉布裹了再洗就舒坦多了。一块细棉布裁剪成了两小块,更换着用,等过了一个月再换新的。

  温热的帕子擦过脸颊,季婵感觉整个人都舒爽了不少,也有了困意。把帕子洗干净拧了挂在架子上,她立马钻进被窝里,东蹭蹭西蹭蹭,闭了眼将要沉入梦乡。

  空气中传来令人厌烦的“嗡嗡”声响,季婵迷迷糊糊伸出手挥了挥,没想到蚊子直接停在她的手臂上,尖锐的口器毫不客气的扎进去,嵌在肉里。那一瞬间的疼痛让她瞬间清醒了。

  登革热!!!

  季婵一巴掌拍死那只感知到危险刚想要振动翅膀离开的蚊子,把手上那坨湿润擦在草席上,又拿手揉干净了。她挥舞着手把蚊子都赶走,又躺下来睡了,只是这一次连头都埋了进去。

  在她穿过来的那一个月,校领导还印发了一堆讲卫生灭蚊虫的登革热预防告家长通知书,并组织老师在班会上科普,甚至还让学生们做了这方面的手抄报,三管齐下,记忆深刻得到让她都穿越到了唐朝还没转过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