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正帝坐在御书房中,还未清静上一会儿,便有太监来报,说福仪公主来了。
“她来做什么?”
福仪公主虽然受宠,但与安王比较起来实在差了太多。
安王江舜时时入宫,都能见到宣正帝。而福仪却是无传召,不得随意来见宣正帝。
福仪公主平日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宫中妃嫔对她都要礼让三分,她过得舒坦,便也少有主动来见宣正帝的时候,因而宣正帝才觉得疑惑。
“像是与安王殿下起了争执,送她来的,乃是安王殿下身边的侍卫。”
“带进来吧。”
“是。”
福仪公主进了御书房中,想着既然她先到,便要占尽先机才好!
不能真等着她那三哥来发作!
福仪公主瘪了瘪嘴,委屈地道:“父皇,今日有个我根本不认得的小太监撞了那什么萧五姑娘的丫鬟,就为着这个事,三哥怪我驭下不严……”
福仪公主到底没敢说得太过火。
她很清楚,若是她敢指责三哥。
那么不管有理没理,最后挨罚的多半都是她。
宣正帝顿了下手上的动作:“萧五?”
福仪点头:“只是撞了她身边的丫鬟。”
“你三哥还说了什么?”
“他说庄太傅没将我教好,要请父皇发落庄太傅……”
福仪公主话音刚一落下,便听宣正帝吩咐身边的太监:“传庄太傅。”
福仪公主惊愕地抬起头:“父皇?!”
第59章 给她压惊
这是萧七桐第二次见到宣正帝, 而于宣正帝来说, 这已经是他第无数次听见“萧七桐”这个名字了。
“去请安王和萧五姑娘进来。”
“是。”
太监应着声, 退出门去。不多时, 他便带着江舜、萧七桐进门来了。
福仪公主一抬头, 便能瞧见她三哥怀中依旧抱着那个滴水的匣子。那匣子上头的水, 都将他的外衫浸出了小一片的水渍。
可见……
可见三哥的重视。
哪怕里头的东西都已经毁了,他也依旧视若珍宝地捧在怀中。
越是他珍重的东西, 就越是旁人不能碰的。
想到这里, 福仪公主的呼吸不自觉地一窒。
这厢萧七桐、江舜二人先向宣正帝行了礼。
“不必多礼。”宣正帝抬手示意他们起身。
他的目光飞快地掠过了萧七桐,最后落在了江舜的身上:“老三,你怀中抱的是什么?怎么上头都是水?”
一旁的太监忙伸手要去接, 却被江舜避开了。
江舜打开了匣子,将里头的东西展露给宣正帝看:“这是萧五姑娘亲手抄的经书, 她今日去了永华宫, 送了一卷经给母妃, 这一卷便送给了儿臣。可谁知晓,这卷经还未到儿臣的手中, 便叫一个不长眼的小太监撞到水里去了……那小太监口称是明月宫金常在手底下的杂役。儿臣将金常在请来一问, 方才知晓这小太监撒了谎。他原来是福仪宫中的人。”
宣正帝目光落在了那卷经上。
尽管经卷已经被水打湿了, 但依稀能辨出上头的字迹,一笔一划都分外工整用心, 想也知道抄写经书的人, 何等用心。
宣正帝的记忆轻易地被勾了起来。
他想到了江舜当年献给他的那卷手抄经。
“可惜了。”宣正帝面露惋惜之色。
当听见这三个字, 福仪公主心头“咯噔”一声, 她知道,事情恐怕就这样定下了。
之后不管她再如何辩白,都没有作用了。
父皇的态度已经摆出来了。
此时有个太监进门来,躬身道:“皇上,庄太傅到了。”
“传进来。”
“是。”
萧七桐转头朝门边看去,就见一个神色冷硬的中年人跨进门来了。
中年人朝着宣正帝的方向拜了拜:“臣庄文坤参见皇上。”
“朕有些日子不曾过问福仪公主的课业了。”
庄文坤又躬了躬身,道:“臣也正欲向皇上请辞。福仪公主,臣教不了。”
萧七桐乍然听见这句话,都险些笑出声来。
竟然这样刚刚好?
连庄太傅都来控诉福仪公主?
宣正帝沉声道:“太傅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