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甜媳_作者:顾言希(551)

  萧和平听媳妇的,两人说走就走,萧铁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宋爷爷身旁。

  他坚信,跟着亲家爷爷有得吃!

  饼干八毛钱一斤还得搭八两粮票,这四分能干个啥。

  售货员本来以为这老头跟那俩年轻人认识,结果见那两人走了,多少有点于心不忍,从底下抱了一只木头箱子上来,箱子里装着小半箱糕饼渣子,宋爷爷抻着脖子看了一眼,萨其马、江米条、桃酥啥都有,各式各样碎末掺一块儿。

  “这个点心渣子不要粮票,三毛钱一斤,我给你盛点儿,四分钱好歹还能有个一两多。”

  盛点心用的都是木头箱子、铁盘子,酥皮点心经不起折腾,取放一次,就要脱一层皮,糕饼柜台的售货员们舍不得浪费,就把每个箱底的点心渣子都清扫出来集中出售。

  因为收入低,舍得买点心吃的人不多,稍微在供销社里有个啥熟人的都喜欢买这玩意儿来解馋,一两毛钱买上半斤,还不要粮票,油乎乎的也很香,如果运气好,售货员们会把点心的碎块也混在里面卖,价钱当然要稍高一些。

  售货员们有时候自己也买点心渣子,但他们会故意创造些残缺不齐的下脚料,混在其中,就是图一便宜。

  宋爷爷捻着钞票数,递过去四张又抽回来一张,“我就要个一两吧。”剩下一分钱还能来一把牌九。

  “唉。”售货员麻利的用盛点心的铁皮小铲舀铲了一勺,过了秤,拿油纸包好。

  等宋恩礼替张老棍买好东西回来,就见俩老头脑袋挨着脑袋,喜滋滋的蹲在柜台旁分点心渣子吃。

  “我说爷爷,您就不能好好买个糕饼吃嘛。”

  “我买了啊,大伙儿都这么买的。”宋爷爷把油纸包递给她,“尝尝不,味道还不错。”

  宋恩礼没法反驳。

  的确是,大伙儿都是这么买的,其实她才是那个大肆采购的异类,就是俩老的这么个样子瞧着怪可怜呐!

  “您自己吃吧,我不跟您抢,我肚子还饱。”她绕过两人,趴柜台上另外要了两斤麻花两斤桃酥。

  售货员过秤的时候小声问她,“同志你到底认不认识那俩老同志?”

  “认识啊,咋不认识,一个是我爷爷一个是我公爹。”

  “……”不带这么骗人的……

  售货员突然想把俩老头手上的油纸包抢回来!

  从供销社出来,萧和平手上已经拎满了东西。

  宋爷爷装完穷人后开始疯狂购物,把但凡自己能用得上的东西全都买了一份,说是要带回老家去,连卫生纸都没放过。

  宋恩礼心疼萧和平,提议先把东西拿回马车上去再到副食品商店去买供应。

  从供销社到国营饭店要过一条街。

  打路边经过时,一直东张西望的宋爷爷突然站住不走了,“红旗你给我拿点钱!”

  “咋了?”虽然好奇,但宋爷爷难得正经,宋恩礼还是很快从小挎包里拿了张大团结给他。

  宋爷爷拿上钱,过马路就往对面一户开着门的人家去了。

  萧和平牵上宋恩礼,“一起过去看看。”

  “唉。”

  矮窄的门内,宋爷爷正在跟屋主讨价还价买一张整改过的八仙桌,“我们家刚从外地搬来的,一家老小都蹲着吃,就想要一张吃饭的桌子可实在没地儿寻,新木料又没条件买,路过您家看到您家有两张桌子,您就把这张让给我吧,就当做个好事。”

  他也不说买,怕犯忌讳。

  屋主家的确有两张桌子,可问题是他们家人多,两张桌子才刚够坐下,这少一张他们家就得蹲着一半人吃饭了,不过他见宋爷爷实在想要,也想赚一笔,反正拿了钱他可以上黑市再去买,外地人不知道黑市在哪儿他这土生土长的可是门清儿,于是故意咬着不肯松口,“我这桌子可是我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嘞!多少年的亲情在呢,听说外头买一张桌子都要十几二十块,还得要工业券……”

  才怪!

  找木匠打一个新的大衣柜也才二十来块!

  宋恩礼没说话,仔细把那桌子看了几眼,不是啥古董,普通的柏木料,也不是啥好木材,至于工艺那就更别提,边边角角的花纹全都被刨平了,方方正正一张,实在不起眼,更没有啥值得入手的地方。

  她有点搞不懂爷爷这么着急忙火跑来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