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时间,齐成凤对太妃的孝顺她都看在眼里,她可以接受跟齐成凤住一院,虽然有点怪,但她觉得两个女人作伴一起怀念同一个男人,也不坏。
一定有很多齐成凤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反之亦然,她们可以一起说这个男人的坏话,说他多不负责任,说他多自以为是,一起度过中年时光。
宋萃玉跟着附和道:“齐家妹妹,将来等哥儿长大,我答应你,正妻娶你的娘家侄女,到时候生下的就是跟你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了,亲侄女对你肯定贴心,不用怕跟媳妇和不来。”
齐太妃欣慰的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轩哥儿虽然是侧妃所生,但妻子是正妃的侄女,这样最能把一家人系在一起。”
齐成凤却是面如土色,“我我,我……表哥既然不在了,婚事也就作罢了吧。”
天哪,这是要她守望门寡,她才不要。
她今年才十六岁,大好年华又长得闭月羞花,大可以嫁给高门过上太太奶奶的好日子,何必捧着牌位成亲。
表哥出意外,她也很难过,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她不想成为一个没有丈夫的仁王世子妃。
她出身这么高贵,要嫁给皇子都可以,何必嫁给牌位?
嫁给个死人,图什么?
齐成凤以为自己只是想,没想到她竟然喊出来了,直到听见自己喊着“图什么”,这才发现祖姑的脸色很难看,岑公公很错愕,仁王跟仁王妃也是面色一沉。
她刚刚说了什么?
齐太妃脸上如同罩了一层寒霜,“既然如此,就请公公回禀姊姊跟皇上,霁儿无福,未婚妻不想下嫁。”没错,她就是要提醒众人,皇太后可是她的亲姊姊。
“祖姑,不是,凤儿的意思是,是……”
“是什么?”
齐成凤不语了,她解释不出来,她就是不想嫁,就算祖姑生气也好,她就是不想守望门寡。
她要有丈夫嘘寒问暖,有儿女嬉闹膝下,而不是守着牌位、一炷香,她大好年华何必活得像个出家人。
岑公公意味深长地道:“齐小姐可要想想看?皇太后对世子即将有正妻,可是十分高兴的。”
言下之意大家都明白,她如果不嫁,那就是得罪皇太后了,此后她有事情,再也不能进宫求皇太后这个祖姑,只能自己想办法。
齐成凤想都不想便回道,“是凤儿无福,不能侍奉表哥。”
“好,好,是你无福,不是我孙儿命薄。”
宋萃玉身份尴尬,不太好开口,只是觉得奇怪,这段时日齐成凤伺候齐太妃那样勤劳,她还以为她对赵天霁情深,把自己当成孙媳妇了,可现在看来事情不是那样啊,那她这个月这么孝顺,到底图什么啊?
“祖姑,您也替凤儿想想。”齐成凤想到自己的委屈,眼泪倒是流了下来,“您在宫中虽然寂寞,好歹几个月也能见先皇一次,膝下还有个儿子,可凤儿若是过门,那是一辈子看不到丈夫啊,这日子要怎么过?”
仁王妃不解地道:“抄抄经,念念佛,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凤儿,以前有流言传出霁儿爱男人,你们家就不再往来,连宴会都没请本王妃,后来知道是误会一场,又把你送过来要成亲,本王妃都没有去追究那些,就跟你们齐家订了亲,我以为你对仁王府会心怀感激的,谁说丈夫死了不能嫁,你的《女诫》读到哪里去了?”
齐成凤对祖姑太妃很敬畏,但因为太妃讨厌仁王妃,所以她对仁王妃也就不那么尊敬了,“王妃不准仁王有妾室通房,独占仁王宠爱,却来告诫成凤丈夫死了也能嫁,未免奇怪。”
仁王不悦地道:“我的王妃可轮不到你来教训。”
齐成凤一凛,“仁王息怒,是成凤嘴快了。”
“母亲,王妃,既然齐家女儿说话不算话,那我们也不好强人所难,娶妻求贤,齐家小姐如此怨气冲天,就算过门也不会替霁儿抄经念佛的,婚事就此算了。”
“那就这样吧。”齐太妃不悦,又觉得齐成凤给自己丢脸,当初这婚事是自己一手促成的,还拍胸脯保证她是良妻,没想到她不知守节,这样的孙媳不要也罢。
仁王妃见丈夫提议,婆婆都答应了,自己当然也没立场坚持,只能含泪点点头,心里想着霁哥儿命真苦,正妻这么现实,见他人没回来,就不愿意过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