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被向刚拿去自家院门使用的铁锁,盈芳能想到的也就这个原因。当即拍板:明儿去县城,买把新锁回来,重新把向家院子锁起来。
要买锁,原先准备的钱就不够了。
盈芳回到家,拉开抽屉整理票据,眼角瞄到角落那支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碧玉簪,捏着钱票的手一顿,想到了那位萍水相逢的老大爷,他家的状况似乎不大好。
想了想,起身到仓房装了一袋大米,估摸着有十来斤。背篓口子小,干脆换成了竹筐,这样去壳的核桃、板栗都能装上一些。
最上头是一包炸米炮用的大米、小米、玉米粒。
美芹家还晒了斤把年糕片,炸成米炮据说很好吃。一口一大片,酥酥脆脆的,光是想想就流口水。可惜去年磨年糕那会儿她还没来,原主那弱懦的性子,哪是舒老太的对手,连过年都没吃上年糕,哪来多的切片晒干。今年倒是可以多磨点,浸在水缸里,勤换水的话,能吃到清明光景。
没有年糕米炮吃,大米、小米多炸点。反正她不缺粮食。不是托美芹娘捎了几斤麦芽糖吗?回头多垒些糖裹。那可比年糕米炮更美味。
至于分量沉不沉的,有小金在呢,她丝毫不担心。
第二天早上,她背着竹筐来到公社门口,只见二狗子他们已经在了,叽叽喳喳个不停。一个个小脸红扑扑,不知是兴奋的还是被冷风吹的。
看到盈芳,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
“芳芳姐,这是我娘让我带给你的馒头。”
“芳芳姐,这是我姐贴的白饼子。”
“芳芳姐,……”
二狗子为首的孩子们,纷纷递上自家带来的吃食。盈芳心里清楚,多半是他们自己省下的口粮,微笑着道:“我吃过了,你们吃吧,冷了发硬就不好吃了。想吃就吃,别省着,中午饭有芳芳姐呢,一定不让你们饿着肚子回来。”
“芳姨,这给你。”瘦瘦小小的李苍竹,背着个小一号的背篓,费劲地挤到盈芳身边,献宝似地递上他娘起早贴的玉米饼,“我娘做的,可好吃了!里头还有酸菜馅儿呢!这两个是我娘特地交代给芳姨你的,你快趁热吃。”
盈芳蹲下身,接过玉米饼子咬了一口,满足地呼了口气:“唔!真的很好吃!”
“我没骗你吧!”李苍竹笑得一脸灿烂。
二狗子几个见状,齐齐吞了口唾沫,稀罕地围拢过来:“小竹子,我拿白面馒头给你换,一个馒头换你半个饼成吗?”
“我换半个的半个的!”
“我换半个的半个的半个!”
“我只咬一口!”
“……”
李苍竹身上的玉米饼瞬间成了畅销货。
盈芳嚼着饼子,含笑看着这一幕。等冯美芹急吼吼地跑来集合,才扬声打断他们:“出发咯!再不走,首班船要赶不上了!”
孩子们这才停止交易,兴致勃勃地跟在两个大人身后,雀跃地奔跑着,前往轮渡码头。
县城公园在东南角,到了对岸,两个大人、八个孩子背着背篓排成一排,走了将近二十来分钟才到。因为来得早,供销社派来炸米炮的师傅还没来。
孩子们也不失望,卸下背篓,满公园地玩耍起来,没一会儿,鼻尖就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盈芳让冯美芹看着他们,并叮嘱:“别让他们玩太疯了。这么冷的天,热出汗容易感冒。我去趟照相馆,尽快回来。”
“行,我会看着他们的,你早去早回。”
盈芳估算着时间,照相馆这会儿应该还没开门,于是先去了老大爷家。
第217章 礼物送进心坎
这一趟上门,老大爷碰巧在院子里打拳,见是那位善心姑娘,非要请她进去坐。还让儿媳妇打了两个蛋,煮了碗热气腾腾的糖心蛋出来。
盈芳拗不过大爷、大娘的热情,接过碗,让咽着口水直愣愣看着她的两个小娃儿拿个碗过来,把两颗完整的蛋拨到孩子们碗里,又倒了些甜汤给他们,自己意思意思地喝了几口热汤。
大爷一家拿不懂事的孩子没辙,连说抱歉。
“我再去煮两个吧。”小儿媳撩着围裙擦着手说,见公婆不反对,正要往灶房里钻,被盈芳拉住了。
“嫂子别忙活了!我真心吃饱了来的,肚子一点也不饿,煮了我也吃不下。今儿是带着村里一帮娃来公园炸米炮的,这不顺道过便,给大爷你们尝尝我家新打下来的大米。核桃、板栗是山上捡的,炒了给娃儿们当零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