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三郎并没有特色宣传什么,这效果却是非常明显的,甚至走在大街上都会被哪家花楼的妈妈拉住,弄得像睡了她家的姑娘没给钱似的。
当然,在中都就是祁三郎真干了什么出格的事在大街上被人拉住也没有人会特别关心这件事,因为这是哪儿啊,这是中都,满地是纨绔,到处是败家子。
刘清清第一次听祁三郎这么形容中都的客户时,不同得想起前世那些个不但买豪车,还买了豪车用来砸的富几代们。
算了,不想那些个让自己心态失衡的事,咱们应该想想怎样能让自己过得顺心起来。首先得有钱,有钱置地、盖房、建自己喜欢的生活圈子。
话又说回来了,还得有人支撑,这林大就是其中之一。这次他带着大家逃回来也挺不容易,好在虽有人受伤,但没有人出人命,请了郎中来看,只需要敷一敷药就好了。
祁三郎安顿好这些人就找刘清清商量解决的办法。刘清清当然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再发一船货来,跟客人说明白原因,好在她一向有准备,不会耽误太久。
“你这样准备些备货也是好的,总算是救了场。”
正文 第93章 红了
“不度山”的老板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一船坐便出了名。本来只是跟风想重整一下产业,哪想到一船的货都被水匪打劫了。听到这个消息他顿时来了精神。
后来,江湖上就有人在传,因为有其他花楼嫉妒“不度山”的成就花钱请了江湖人士打劫“不度山”的货船,本以为是一船财宝却被一船坐便砸破了头。
而中都里有了规模的几家花楼都站出来澄清这事跟自己无关,他们可不嫉妒“不度山”。
这种事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老百姓最喜欢在茶余饭后嘎巴嘎巴嘴,就等着用这样的话题来娱乐了。
后来又传“不度山”的兰娘身姿秀美,腰身只有一个海碗粗,当即有经常进出花楼的仁兄出来辟谣:兰娘虽好,可是嗓子太憨,唱的小曲不能入耳,还是春风楼的十五娘声音甜美,听其一曲三日不能忘。
本来只是传闻,大家听听就算了,哪想有人当真,还跑去这几家楼子里研究真相。
这种行为当然受到了各位老鸨的支持:来呀,欢迎各位郎君与我家小娘子见面,当然钱钞得备好,这里可不是让人白看姑娘的地方。
再后来,就有了为了看一眼这些家里的姑娘大打出手的事,打完了再看姑娘就是老菜皮也得说得跟牡丹似的,不然这打就白挨了。
就在这种江湖传闻一天八个样的舆论氛围下,祁三郎补发的那船货来了。当即派了小厮给“不度山”的掌柜传信说是船已抵达码头请他来验货。
这老贼竟领了一队客人一起来接货,本就是一群在中都有名的骚包,这下子更是各展风骚五百里,弄得老百姓也跟着一起围观。
祁三郎没办法,只得将货卸下后请了陈家的仆从来保护这些货,真怕这些个观众一个激动再把这些货给砸了。刘清清那里想救他也是没有备手了。
好在这里是中都,看热闹的虽多但闹事的没有。因为这些货是“不度山”的,这是其一。其二么,在中都在大街上闹事,武侯可不会管你有没有罪,急眼了当场格杀,这都是有先例的。
林大还是这次的船老大,送了货来应“不度山”掌柜的要求在花楼门口就拆了坐便的包装,这些个花红柳绿的洁具一下子让场面安静了下来。
那些个提了要求的姑娘自己同来领自已定下的洗手盆和浴盆,有胆大的郎君这个时候调笑几句反被姑娘调戏了起来。
“这就叫做气氛吧。”祁三郎不由得感叹起来。这个词还是刘清清教他的,还让他用在得用的地方,现在正得用。
陈氏来的小厮们开始往里面搬东西,来安装的匠人也准备进驻开工,一切都很顺心。
“慢着!你们怎么能把我定的东西给他家用?”这是谁啊?有挑事的。
祁三郎不由得也转头去看,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大叔,胖胖的身材,白脸庞,满身金闪闪的,不像官老爷。
“不知您是?”祁三郎先出来说话。
“我定了你这批货。”很自信地回答。
祁三郎不相信,因为刘清清跟他说过,她一向在制器的时候爱留后手,备些余品以备不时之需。在船上他看过花色和式样和上一船很相似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