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王妃_作者:解语(135)

2018-08-25 解语 复仇

  “是什么?”在问这话时,东方溯心头无端升起一股恐慌,甚至莫名有一种离开这里的冲动。

  “承帝册立周帝为太子,并非因为他嫡长子的身份,也不是因为能力性情,只是因为……除他之外,任何一位皇子都活不到继位之时;包括你或者九王。”

  东方溯眼皮狠狠一跳,“这怎么可能!”

  “据我所知,这一朝有五位将军,因为军功卓越而被封为异姓王,其中平阳王娶了卫太后的幼妹为妻,汾阳王的儿子娶了卫太后侄女为妻,其余几位,也或多或少与卫氏一族有姻亲关系,我说的可对?”待东方溯点头后,她又道:“你再想一想朝中的文武百官,同样的,十之六七与卫氏一族有关;并且这种局面,早在许多年前就开始出现了。”

  东方溯紧紧拧着双眉,他以前还真未曾留意过这些,如今想来,确如慕千雪所说,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王公贵族,在他们中间都或多或少有卫氏一族的影子,“那又如何?”

  慕千雪凝声道:“徐、李、卫、南宫四大家族,百多年前随太祖皇帝打下大周江山,之后其余三族先后落魄,独剩卫氏一族,人丁兴旺,一代胜过一代,不过势力还没有现在那么大,在二十几年前,卫氏一族更是遭到了一场大劫,百年基业险些毁于一旦。”

  一口气说了这么许多,慕千雪有些气喘,在平息了一下气息后,徐徐道:“二十几年前,承帝刚刚登基,先皇后遭人下毒,性命垂危,承帝与先皇后少年夫妻,鹣蝶情深,得知此事,自是龙颜大怒,命人搜宫,结果在卫贵妃宫中搜出相同的毒药,承帝大怒,将卫贵妃打入冷宫,卫氏族人也尽皆被打入大牢。”当年在卫贵妃宫中服侍的一位宫女,年纪大了之后,被遣出宫庭,因家乡已无亲人,故而在金陵城住了下来,以替青楼女子绞面度日,这件事,就是十九从她嘴里问出来的。

  “尽管在太医的精心救治下,先皇帝转危为安,但承帝仍是打算下旨处死卫贵妃,可就在传旨前夕,承帝意外得知,下毒者另有其人,卫贵妃是遭人陷害。”

  “得知自己冤枉了卫贵妃后,承帝将她放出冷宫,卫氏族人也尽皆释放,官复原职,但卫贵妃的母亲却没能活着走出牢房,出事之时,她正好染病在身,关入牢房之后,无人理会,使得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承帝下旨释放的前一刻,撒手人寰;卫贵妃得知生母病逝,悲痛欲绝,大病一场;而承帝在这件事情后,出于内疚,对卫贵妃百般怜爱,先皇后过世后,册立她为继后;除此之外,他对卫氏族人也是极尽扶持照顾,令卫氏一族的势力在那段时间迅速扩张,等到承帝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卫氏一族把持了北周半壁江山,一旦动他们,大周必将内政动乱,给东凌与齐国可趁之机,为了大周的安定,承帝选择了屈服,册立他并不喜欢的东方洄为太子。”

  第一卷 第九十七章 残酷真相

  第九十七章 残酷真相

  “不可能!”东方溯紧紧攥着扶手,脸色难看地道:“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听来这些,但父皇对皇兄一直都很器重,皇兄尚未及弱冠,就已经开始学习批阅奏折,处理政务。”

  “你凭什么肯定承帝是真心教他这些?若当真如此,为何不将神机营一定传给他?”

  “总之绝不会是你说的那样。”尽管答不出慕千雪的话,但东方溯态度异常坚决,说什么也不相信承帝是被迫册立东方洄为太子。

  “那么,请王爷再仔细想一想,陈太妃面对卫太后之时,究竟是敬多一些,还是畏多一些?”

  “自是……”他本想说自是敬多一些,但多年前看到的一幕突然自脑海深处浮现,打断了他的话。

  差不多是在十多年前,有一次他狩猎归来,因为很累,所以晚膳都没用,就直接睡下了,直至半夜时分方才醒,因为腹中饥饿,便起来找吃的,在经过陈氏宫室之时,发现灯还亮着,便推开虚掩的门走了进去,陈氏正伏首案前在誊抄经文,冬梅也在,劝说天色已晚,待明日再抄写,可陈氏不肯,说这些经文是当时已被册立为继后的卫氏所要,一早就要呈上去,耽搁不得。

  细细回想,母妃说话之时,脸上确是透着几分恐惧,仿佛……很害怕卫氏;可明明卫氏一直对他们母子很好,即便后来贵为皇后,也处处照拂,为何母妃要露出那样的表情,难道……真如慕千雪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