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冷哼一声,“还说呢,坏就坏在这座金铜矿上。”说着,他又叹了口气,指着杂草丛生的田地道:“知道为什么好好的田都废了吗?因为没人耕种,年轻的,有些力气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我们这种走不动的人在这里等死。”
东方溯按下心底的怒意,道:“为什么要走,是不是这里的官吏私定重税,令你们生活难以为继?”
“要真是这样还好一些。”老汉环视四周,痛声道:“陵阳的事情,比你想象的更复杂也更严重,不是你我能管的。”见东方溯还想再问,他摇头道:“不要再问了,总之快走吧,否则等……”他似有什么忌惮,止了嘴边的话,改而道:“走吧走吧,走得越远越好。”
“老人家,您别怕,有什么事情只管说出来,若真是那些官员败坏纲纪,自律法和皇上为咱们做主。”
老汉磕了磕烟灰,苦笑道:“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天高皇帝远。在陵阳,那些当官的就是天就是地,皇上也好,律法也罢,根本管不了他们。”
听着老汉消极的话语,东方溯心里极不是滋味,沉默片刻,他道:“你们就没想过去金陵告状,揭发他们的恶行吗?”
“怎么没有?”老汉望着半空中缓缓散去的烟圈,目光变得异常悲凉,“两年前,我的大儿子就找人写了状纸,去金陵城告状,结果还没踏出陵阳,就死于非命,尸体是从一条小河里捞出来的,仵作说是淹死的,可我儿子自幼在那条河里玩水嬉戏,精通水性,又怎么可能淹死,分明是被他们害死的,身上的状纸也不见了。”
“后来又有几个人准备去告状,结果……呵呵,都死了,一个不剩,再后来就没人敢动这个心思了。”
“简直是目无王法!”东方溯气得肺都要炸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北周竟然还有吏治如此黑暗的地方。
“虽然之前的日子虽然苦,但也能勉强过下去,直至最近……”老汉抹一抹眼角的泪痕,不无痛心地道:“他们开始变本加厉,这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下去了,为了活命,只能逃走;结果就是你看到的这样,田没人种,地没人耕。”
东方溯极力平一平气息,恳切地道:“老人家,到底陵阳出了什么事,还请您告诉我。”
老汉摇头道:“知道太多并不是好事,听我的劝,赶紧走,再磨蹭下去,只怕你想走都走不了了。”
第一卷 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矿之迷
东方溯拱手道:“我真的很好奇陵阳出了什么事,还请老人家明示。”
老汉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你这年轻人怎么不听劝呢,知道又能怎么样,你还能管这事啊?听老头子的话,走吧。“
东方溯微笑道:“我打小就这性子,凡事不弄个清楚明白,这心里就跟醒了根刺一样,吃不下睡不着,实在不舒服。”
老汉连连摇头,见东方溯始终没有离开的意思,只得妥协,“好吧,我告诉你,不过你必须答应我,听完之后立刻离开,一刻都不许耽搁。”
在东方溯点头后,他望着浮云漫卷的天空,徐徐道:“一切都得从那个金矿说起,万恶贪为首,真是一点没错。”老汉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比刚才又深了几分,“你知道陵阳一年的产金量,产铜量分别是多少吗?”
东方溯斟酌着道:“我以前去金陵城做过生意,有一次与一个小吏吃酒,无意中听他说起,陵阳的产金量大约十斤一年,产铜量在几百斤左右。”
“十斤,几百斤……”老汉怆然一笑,低头“叭嗒”“叭嗒”吸了几口旱烟,沉声道:“我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字,但可以肯定,这个金矿一年金子的产量至少在五十斤以上,产铜量更是达到上千斤,而且都是上好的黄铜,偶尔还能挖到红铜甚至是紫铜。”
“五十斤?”东方溯难以置信地盯着老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知道陵阳金矿产量有问题,但万万想不到,竟相差到这个地步,这群人实在胆大包天
老汉冷笑道:“就这个数字,还是少算了呢,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好好的良田没人耕吗?因为都被拉去挖矿了。”说着,老汉讽刺地道:“你要想见人,就去矿山,那里漫山遍野都是人,要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