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臣妾斗胆,古怪并非贬意,太后娘娘着实非同一般。”
这话一出,寅亲王妃才舒了一口气。这儿媳妇,真是折磨人,你要夸太后,这么拐弯抹角干什么,不怕太后听不懂么?
“的确,太后娘娘就是非同一般。哪像我们这些俗人,吟点儿诗,总是那几个诗人的老三篇,自个儿听着都没劲。”
虽说有些假,但朱美美听得实在很受用,竟不出声阻止。
就在她满心欢喜享受吹捧的当儿,亭子外,一个尖利的嗓音传过来……
“太后娘娘也会吟诗?”
众人一看,却是个面生的姑娘,生得美貌中带着刻薄,约摸十五六岁的模样,挑着眉看着这边。
听她出声询问,亭子里的贵妇们略一怔,又笑了起来:“今儿怎么把姑娘们都招来了?”
这话的意思,原是说,太后娘娘念了一首“歪诗”,却把容千惠这样平常不吭声的媳妇给招来了,还把姑娘这样平常不露面的小姐也给招来了。
但听在那姑娘耳中,她却丝毫不这么理解,她觉得这话肯定有所指啊,一定有内涵啊,而且就是在内涵自己啊。
所以说,心眼小的人,总会曲解别人的意思,每每正常的一句话,也会被“小心眼”解读出各种的“别有用心”。
所以“小心眼”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招来?真是搞笑,瞧你们这么大年纪,用辞也不知道讲究,也不知这将军府是有黄金万两还是良田千顷?能招得动本姑娘?”
贵妇被她骂得莫名其妙。
她们个个都是皇亲国戚,往日里,要么一言不发就撕个你死我活、谓之政治;要么其乐融融说说家长里短、谓之社交,还真没见过这么样的愣头青,上来就莫名其妙出言不逊。
这么没礼貌的孩子是谁家的?
众贵妇人私下窃窃私语,打探着消息。
第32章 切磋切磋诗词
只有朱美美倒是看得真切。这姑娘是谁家的?当然是隔壁亭子里,刚刚她还殷勤地围在陈皇后那边献媚呢。
呵, 这是受气受饱了, 要跨界挑衅了啊。
朱美美提高嗓门:“这是谁啊,见到哀家都不下跪, 谁给你的胆子?”
那姑娘一愣,双眉顿时挑了起来:“太后不是向来以德服人吗?怎滴这时候也玩仗势欺人了?”
这个刻薄美人不是别人, 正是陈皇后的干女儿李穗儿。
李穗儿出身京城富商家庭。彼时商人,就是做到家财万贯,也总觉得低人一等,好些“有追求”的富商, 就热衷于和世家攀亲,来提升一下家族地位。
陈皇后就是这么被攀上的。
当年蜀王去封地比较晚, 留在京城的那段时间,李家想方设法攀上了陈氏,并将当时尚幼的李穗儿送到了陈氏跟前。李穗儿生得标致,嘴巴又伶俐,泼辣刁钻的风格很合陈氏的口味, 加之李家往蜀王投资不少, 终于结了个干亲家。
哪知道蜀王竟然成了宸光帝, 陈氏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李穗儿奉召进宫, 承欢膝下, 顿时觉得自己身高两米八。
虽说陈皇后比她也大不了几岁,但李穗儿这声“母后”, 叫得陈皇后小腹一阵颤抖,恍惚中觉得自己真的生了一个龙种出来。几次三番跟宸光帝提,要将李穗儿封郡主,皇帝是没意见,但摄政王大人不同意。搞得陈皇后心情很不愉快。
知道自己有封郡主的可能性,李穗儿正在兴兴头上,她看出“母后”今天很不高兴,嘲笑太后被无视,而且是当众被无视,这简直比直接对骂还要羞辱。身为“儿臣”,李穗儿深感自己有义务为“母后”讨回公道。
她没受过多少良好的教育,靠的就是商贾人家的奸滑与大胆,听到太后问她怎么不下跪,她自然要反唇相讥。
你太后算什么,不过是个寡妇而已。我可是当朝皇后的干女儿!
因为皇后目前没有“湿女儿”,所以“干女儿”就等于是“女儿”,头一个字都可以忽略不计好吗?
只是,朱美美何许人也,敢跟朱美美比大胆,看来李穗儿是不太了解情况。
一提“以德服人”,朱美美大笑起来,指着李穗儿道:“哈哈哈哈,众位美女姐姐可替哀家留神看看,这位姑娘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几个贵妇被李穗儿讽刺过,心情正不爽,看她很不顺眼,虽然不知道“脑子进水”是什么典故,但太后娘娘这些新鲜话儿,很有一种让人心领神会的□□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