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在思将礼盒盖盖上,推了回去。
她跟周觉山之前私下对这件事有过交谈,他们俩一致认为,为了更好地隐藏在思那个战地记者的身份,对待军事、政事,她务必要装傻充愣,甚至在外人面前,表现得越无知越好。
丹拓瞅瞅她,干笑了两声,心想着,这是嫌东西便宜了?没瞧上眼?他摸摸鼻梁,缓解下尴尬,转而问周觉山,“那周团打算哪天回军区?”
“明天。”
“明天就走啊?那我跟赵叔后天就过去。”
周觉山正在夹菜,筷子一顿,瞥他一眼,“不急,你还可以再晚一点儿。”
距离招标谈判会还有四天的时间。错开时间,避免有交集,才能尽可能地隐瞒住丹拓与他之间的这一层秘密合作关系。
丹拓想想,“没事儿,你坐飞机,我开车,咱们各走各的。”
他不能再晚了,准备招标之前,他怎么也还得提前过去打点一番。做生意又不比别的,想赚钱,人脉和关系是最重要的。
周觉山眸光一闪,像是想到了什么,他保持镇定,吃了一口菜,“你开车,是打算直接带大货过去?”
“不,东西早就到了,我这次是带几个空车过去,如果吴部长不满意,我再把东西拉回来,转到金宕手里,再送到木姐那儿去。”
木姐是一座北部城镇,位于北掸邦西北边境,属于国家级口岸,紧邻着中国云南省瑞丽市。
那一座城市,面积不大,但市内建设十分繁华,整座城市灯红酒绿,赌场、妓院遍地,那里中国人很多,果敢族[1]也很多,是缅甸对中国出口天然气、玉石、木材和橡胶等原材料的最佳出路,也是中国的消费品和摩托车涌入缅甸的一级中转站。
如果想走私玉石、木材到中国,那里,是一个必经的去处。
周觉山略略地点头,思忖间,夹起一口面条,快速地咀嚼。
理所当然,他早就知道丹拓肯定不会在南掸邦这一棵树上吊死。不过跟南掸合作,肯定是最优的选择,一是南掸邦的玉石厂多,原料优,二是按照周觉山和在思的推理,那批走私-军火的供应商应该就在南掸,一旦这次长期合作谈成,也方便丹拓他们暗中夹带军火,少冒一份风险,少出一份运费。
与北掸合作,虽说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丹拓怎么也都亏不了,商人都精着呢,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吴四民那边,我可以尽量帮你谈。”
“是,周团长也放心,只是是您该拿的,我一分钱都不会少给您的。”
“按多少利润算?”
“百分之十。”
“年利率?”
“不,每笔分成。”
“基数是多少?”
“大概5万美金。”
“用美金给我?”
“对,美金。”缅币汇率浮动极大,境内外金钱交易,都基本上用美金结算。
周觉山点头,暂时没有其他的问题。深夜,他和在思一起回到了房间。
住在这里的最后一晚,在思忙着洗澡,又忙着收拾行李,她想把那个便携式的缝纫机带上,可是折腾了半天,行李箱都装不上。
“哥,你帮帮我吧。”
“等一下,我算个东西。”
在思纳闷,颠颠地跑过去,“在干嘛?”
周觉山眉头紧锁,桌子上摆着个计算器,他坐在桌子上,侧歪着腰,手指头啪啪地戳着计算器的数字值,且看他一会儿按了个五,一会儿又乘以六十,一会儿又减掉五十,好像是在计算什么很重要的东西似的。
在思眼珠一转,微笑,上前搂住了他的腰,“怎么,你在算你能赚多少钱呀?”
“不,我看他够判多少年。”
……
在思忍俊不禁,“那你也收了钱,你是不是也要被判呀。”
“我可以先把他交给中国,再移交给缅甸政府军,钱都是他赚的,关我什么事儿啊。”
在思:……
够阴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1]果敢族:缅甸的汉族一支。生活在缅甸掸邦北部果敢地区,毗邻中国云南。果敢地区在唐代属于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领土。总人数只有20多万的少数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统是汉族。他们最早来到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随明永历帝朱由榔残存的官兵和受满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迁移至此,世代居住于果敢地区。18世纪,一支中国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满清政权把果敢割让给英属缅甸,果敢人于是从汉族的一部分变成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也开始了百年的罂粟种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