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徐砚使绊子,几人神色各异,都噤了声往约好的作乐地方去。
徐砚到杭州来先将都水司的帐理清,分毫不差才正式接手,又缝有查上任主事的钦差在,凡是侥幸的都被揪出来下狱。
接手后,又雷霆手段清出一批不符合要求的造材木料。所有人都以为他就是个读书人,哪里懂得什么造船料子的,结果人家眼毒得狠,给京里派来的钦差立了不少功。
从这事上,所有人都看明白了,这人年纪轻轻,却十分奸滑。
京城里的钦差看着是要得圣誉,可其实就是被他利用来摆平都水司里的蛀虫,不少人还和京里那些大官有牵连的。
不然谁吞得下那些钱财。
本来大家都等着徐砚要得罪人倒霉,结果人在这再呆个半年就任满了。上回倭寇来袭,正好试用上新战船,追击到对方大败,提督要给他修造战船请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不知什么时候就回京城,正正式式的在六部当京官,前途无量。
“刚刚那些是布政司衙门的几位大人。”徐砚带着小姑娘进到船舱,初宁想了想说,“不像什么好人。”
徐砚被她逗笑了:“我们卿卿可厉害了,一眼断人。”
初宁听着他的打趣也没不好意思,反倒扬扬柳眉说:“那是,我可是有三叔父这样厉害的人物在身边,耳需目染之下,多少偷学了些本事。”
小姑娘真是越来越精乖了,以前那个心直口快的小姑娘,现在居然还学会拍马屁了。
徐砚轻轻地笑,眉宇舒展,伸手揉了揉她的发,让她坐下。
等船上的侍女呈上饭食的时候,湖面突然响起歌声,琵琶转轴拨弦三两声,旋即与女子悠婉嗓音相铺成调。
“妾无幸见君鲜衣怒马街上游,得那日春,西湖垂柳荫下见风流,一遇倾心夜入梦。”
初宁闻音已快步走向大敞的窗前,探头见到一艘灯火明亮的花船就在不远处。徐砚听到这样的艳曲,眉头皱了皱,想将小姑娘喊回来,下刻却又听那清倌唱道。
“徐郎比明月,妾若足底泥,蒲柳之姿痴心想——”
初宁霎时瞪大眼,徐砚忙上前一把将她拉回来,神色冷然:“关窗!”
哪知话才落,湖面有响亮地笑声传来:“柳娘子又在向徐大人诉情了,莫不是徐大人在这西湖上?”
初宁望着脸色沉沉的青年,缓了会,指向已经关上窗户问道:“三叔父,徐郎是指您吗?”
徐砚:“......”
作者有话要说:
徐砚:没有,不是我,你别胡说。
很多年后,初宁再翻出旧帐:柳娘子是怎么认识你的。
徐砚:谁啊,不认识,没听说过。
再很多年后,初宁和儿女说:从前西湖有个柳娘子。
徐砚:......
第41章
初宁话脱口而出后就有些懊恼。
不管唱曲的清倌嘴里人是不是徐三叔, 她都不应该问。
长辈的事, 哪里是她能打探的。
湖面上回荡着清婉的歌声, 情深切切, 初宁窥着徐砚不虞的面色尴尬笑。
徐砚沉默片刻,拉着她落坐, 又朝侍女吩咐:“把窗开了吧。”
这一开窗, 隐约的歌声再度变得清晰。
初宁却没有什么心思去听了,或者说是不敢再听。
“并不认识。”
徐砚拿着筷子给她夹了酥炸小黄鱼,顺带解释一句。
小姑娘乖巧地点头,忙也抓起筷子吃饭。
不想听外头的曲儿, 但阻止不了它一直往耳朵里钻,什么相思无尽处,待君折花......
她就忍不住总拿眼晴往窗子那里瞥。
脑海里有一个绝色佳人站在船头,绮罗珠履,媚眼生波,殷殷相盼。但她跟前的徐三叔八风不动,甚至连眉毛都没动一下,面容清俊, 星目无情。
徐三叔是真的没有一点心动?
“想看也要吃饱饭才有力气,实在想看,我让人喊她过来, 让她当你面唱。听得真切,还能看得真切。”
“没、没有!”
初宁正胡乱猜想,被他一眼望穿, 窘得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说着还怕他不信的样子,忙补上一句:“让她过来还得花银子,听说稍有些名气的砸下去就是百两银子,我又不傻。”
“那就好生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