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公主拉着她到身边坐下,说道:“是母后想你了,土默特部又派来使,进贡了不少新鲜玩意儿。母亲就差人来告诉我,叫我带着你进宫。”
“太后娘娘有好东西总想着我。”初宁听着居然是要进宫,抿着唇直笑,旋即扯了扯衣裳,“我今儿穿得有些简便了。”
“没事,怎么舒服怎么穿就是,谁还跟你讲这套不成?”
于是两人稍稍收拾,就往皇城去。
初宁在重新坐上马车的时候,肚子咕咕叫了两声,安成公主听到打雷似的,诧异看向她。
初宁咧了咧,不好意思地笑:“我早上没用早饭。”
这可把安成公主闹得又好笑又心疼,沿路买了包子豆汁,让她先垫垫。
初宁吃得嘴角都是肉汁,总算把肚子填饱。
到了慈懿宫里,初宁又见到明德帝。
自打上回她反算计了周贵妃一把,她就没有进过宫,此时见到明德帝就有些心虚。安成公主瞥一她眼,仿佛是在说她没出息。
初宁忙挺直脊背,收起那点忐忑,给明德帝与太后行大礼。
等着她被扶起来的时候,就看到大殿里一个衣着与本朝不一样的中年男子。他鼻子又挺又尖,眼晴很大,眼窝有些深,皮肤是麦色的,比本朝男子看起来都黑好多。
她好奇的打量,太后已经拉着她说道:“这是土默特部的来使,来给我请安的。”
初宁朝他也福一礼,对方忙侧身,然后朝她欠身。
似乎是给她还礼的意思。
她不太懂外绑的礼节,便又善意一笑,继续和太后说话。太后还闻到她身上肉包子味,问她上哪儿偷嘴了,安成把她没用早饭的事说来。
明德帝在边上一听:“去叫人送些早膳来。”
初宁想婉拒来不急,最后只能心里苦哈哈谢恩,然后到侧殿把肚子都塞圆了。
初宁离开后,明德帝问来使庆贤长公主身体如何。来使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目前精神还好,有时却会犯糊涂,嘴里总念着一些名字,但除了惠娘是他熟悉的,其它他一个也不认得。
这来使曾被庆贤长公主救下一命,后来便一直忠于她,惠娘是谁,他早就隐约猜到。所以刚才对初宁十分尊敬。
明德帝又追问是哪些名字,来使回想着一个一个报上来。
其中是有太后的闺名,皇帝与安成的乳名。
明德帝听过后只能是轻叹。
他们的名字,就是大臣听见也得再想一想才能记起来,外人更加不知道了。
太后已经眼眶湿润,跟那个来使说:“你回去了,一定要与她说,我们都好。她记挂的故人,惠娘的孩子都很好,你刚才也看瞧见了安宁县主,知道该怎么说了吧。”
来使应明白的。
私事了了,明德帝就带着来使去内阁,他们还有关于鞑国情势的相关政务要了解。
初宁挺着滚圆的肚子回到大殿,见到明德帝离开,笑容都轻松许多。
太后见她撑得坐着一直要打嗝,天气又好,便带着她到御花园逛逛。
走一路,正好也遇到出来透气的皇后。
皇后见到她十分高兴,上回可是全靠小姑娘才让周贵妃吃了瘪,到现在三皇子还被关在王府里,这一个多月都没有听政。
就这一个多月,就够周家一党失去不少人心,于她儿子稳固储君之位有许多帮助。
她哪里会不喜欢初宁!
还曾可惜她年岁太小,又是阁老之女,如若太子没娶妻,当个正妃都使得。现在她也只是遗憾了。
皇后在低声与初宁说话的时候,顺带卖些了消息给她,告诉她皇帝已经不准备给三皇子选侧妃了。
这就代表着周家想要拉拢的势力泡了汤。
初宁明白这里头的重要性,笑吟吟地与皇后道谢。
她小小年纪,一点就透,聪慧得叫皇后更是欢喜,最后还黏着太后就到慈懿宫与众人一块儿用的午饭。
宫里一行都很顺利,初宁得了不少贡品,装了小半马车。
安成公主在送她回的路上又嘱咐她一句:“回去跟你爹爹说,三皇子关了一个多月了,能关一个月多,却不会关两个月。”
意思明德帝准备放人出来了。
这种隐秘的消息,或者说是明德帝的心思,也只有她这最亲近的妹妹能猜出来。
初宁一想到那个祸害居然要放出来,小脸都冷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