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志十分知礼,对他拱手道:“多谢太傅指点,承志受教了。”
荣恪指指他:“这不,坐在马背上敢松手了,有长进。”
承志回过神,又紧紧抓住了马鞍上的铁环,想要再骑一圈,赧然着不敢开口。
“再来两圈。”荣恪看出他的心思,牵着马缰说道。
从小校场出来的时候,徐泰正站在门外,瞧见他笑着走过来,冲他客气拱手。
徐泰对他从来不假辞色,这次罕见得客气,荣恪有些不习惯,不解看着他。
徐泰又拱拱手:“多谢镇国公不计前嫌,指点小儿。”
荣恪这才明白为何,笑说道:“我没有那样小器,不会跟一个孩子计较。”
“是,镇国公心怀坦荡,小器的一直是我。”徐泰脸色略红。
荣恪笑笑,拱手说声失陪,徐泰竟追上几步,带着些讨好说道:“镇国公文武兼备,日后还请多多指点小儿。”
“一定。”荣恪又拱拱手。
徐泰满意笑着转身走了。
刚走几步,有人在身后说声等等,回头看去,孙智周一溜小跑跟了上来,上气不接下气说道:“多谢镇国公教承志骑马,承志以前因为不敢上马,被他父亲责打过,可越打越不敢上去,像今日这样坐在马背上不肯下来,还是头一次。”
“我身为太傅,教他们几个乃是分内之事,孙相不必客气。”荣恪冲他笑笑,“听说孙相不愿承志进上书房?”
孙智周点头:“过年的时候我知道了太后的意思,跟承志说让他回家,他不肯,说上书房的师父们都是国之大才,又说皇上与徐褚当他是朋友,他舍不得离开……”孙智周顿了一下,“承志的父母夫妻不睦,有时候拿孩子出气,承志说,他进宫后反而自在。我也就不勉强了,每日在值房能看到他,我就知足。”
看荣恪沉吟不语,拱拱手又说道:“我也会兢兢业业,只做该做的,不该做的绝不沾手。”
他的意思是从今后绝不肖想更多,恳请太后留着他相国的位置,一来脸面好看,二来可以常常在宫中见到宝贝孙子。
“我明白孙相的意思,太后面前自会为孙相说话,孙相放心。”荣恪也拱手承诺。
孙智周满意而去。
荣恪看着他略显佝偻的背影,元屹逝去三载,朝堂中这两位把持文臣武将的辅政大臣,被悄无声息分权而治,乌孙因有符郁,几十载内不会再有外患,从此以后,雅雅可无忧矣。
转身望向垂拱殿东暖阁,正看到秦渭告退走出,施施然从丹樨上走过。
一位不屑于求取功名的大才子,突然决定进京为官,不到一年已在垂拱殿出入,且得到各方赞誉,他是为何?
若是为了雅雅,不会娶方若兰为妻。
或者说他野心勃勃,成为方太师的东床快婿,自然可以青云直上。
荣恪冷眼看着他,此人是敌是友,只需静待时日便可知晓。
第104章 夜市
三月初一从皇陵祭奠归来, 因大丧丧期已满,前朝去了素净添了华美,后宫渐有花团锦簇之相,两位长公主穿了粉嫩的衣裳,几位太妃也凑趣,穿着稍微鲜亮的颜色,发髻间簪两朵小巧的宫花。
太后却依然青衣青冠,十分庄重。
这天是三月初三,夜里回到宝慈宫, 就见窗下条几上摆着一对梅瓶,梅瓶中插着绚烂的桃花。笑着看了过去:“桃花都开了吗?”
“今日是上巳节,芳华她们家乡叫做桃花节, 她早起特意去后苑摘来的。”柳真笑道。
温雅哦了一声,归途中几位太妃曾问过, 今年的上巳节要不要办,她说时间太过紧凑, 只怕来不及,以后就改成四月初四。
想着去岁的四月初四,不由摇着头笑:“转眼又是一年。”
柳真服侍她脱下外衫,笑问道:“看着这桃花,突然想起一件衣裳, 和桃花一样的颜色,姑娘可想试试?”
“想。”温雅脱口而出,“昨日里看到永安永宁的衣裳, 我竟有些眼馋。”
柳真笑着捧了过来展开在她面前,粉色的云锦衣裙,绣了同色芙蓉暗花,温雅笑道:“太好看了,柳姑姑快为我穿上。”
穿好了在等身大铜镜前转个圈笑道:“还得换个发髻。”
柳真手巧,很快梳好垂鬟分肖髻,发间只插一对哥哥送的金钗,温雅笑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这不成了进宫前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