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知道了她活不长的消息后,便等佩康百日后,让奶娘抱着去晴芳苑走了一遭,又吩咐奶娘以后每个月选了天气不错的日子可以带他去晴芳苑那边走一遭。
之所以这样小心,是佩康自从被抱到上房后,还没出月子就得了一次风寒感冒,若不是沈凌手里有药,只怕佩康要受不少罪。就算这样,他也是小病不断,后来沈凌试着让他跟着自己睡,晚上的时候偷偷将他带进空间。
也许是空间里的空气对他有益,佩康日渐强壮起来,到周岁的时候,看上去已经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了。
第66章
佩康满周岁的时候, 沈凌只请了一些亲戚过来参加周岁宴。
沈凌留意到来参加宴会的刘氏有些心不在焉, 脸上虽有淡淡的笑容但是看上去却很勉强,她便偷偷问了一下世子夫人。
世子夫人道:“其实也怨不得她。她托自己的娘家给三弟谋了一份差事,但是三弟却看不上。”她看周围都是两人的心腹, 低声道,“光这样倒也罢了,私下里,三弟寻摸上了她的心腹丫鬟, 若不是那丫鬟害喜被人看出不对来,只怕她还被蒙在鼓里呢!”
沈凌一听,无端就想起了原来的沈氏, 沈氏还比刘氏要好一些,起码有儿子傍身。而刘氏进门几年,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已经不得丈夫和婆婆的喜爱, 如今妾侍有孕, 若生的是个儿子,只怕就是庶长子了。
看着刘氏强颜欢笑的样子, 沈凌看着不禁有些可怜,只是涉及到自己的娘家兄弟,她也不好开口多说什么。
只是以后在给玉如说亲的时候, 沈凌特别用心,最好的人选当然是那种书香世家,规矩虽然严一些, 但这样环境下长成的子弟多数都能成才,而且房里的丫鬟都比较少。
这些年,因为她将庶子庶女养的很好,已经有了贤惠的名声。加上国公府虽没有权势,但是她开的那两个铺子日进斗金,连带府里也宽裕不少。所以她一露出要给女儿相看的意思,好些人家就托亲戚来探她的口风。
沈凌挑来挑去,最终选定了鲁翰林家的小儿子。玉如虽是府里的嫡长女,但是性子却比较温和,不适合做人家的长媳。而且鲁翰林家的小儿子虽然不是长子,继承不了多少家业,但是胜在人比较出息,还不到十四岁,身上就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
而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佩致,如今才考了个童生回来。
玉如的婚事定下去以后,沈凌就开始给她准备嫁妆。因为玉如下面还有三个庶女,沈凌索性一块准备。
那些绸缎玉器珠宝倒是可以放在后头,但是家具田产铺子,就得早早预备下。
沈凌这几年差不多攒了三万两的私房银子,一心要给女儿多购置一些田产和铺子,为此看了两三个月,也没有定下来。
许是听到风声,刘氏主动上门给她介绍了一户要变卖田产和铺子的人家,卖主是刘氏父亲那边的故交,原是都察院的御史,因为上书参了皇贵妃的兄弟一本,被贬为了平民。
他知道得罪了皇贵妃,京城是不能再待下去了,所以急着变卖家产回老家避避风头。
沈凌听到这个消息,才知圣上偏宠皇贵妃到了何种地步。她自己虽然做过皇贵妃,但是却不是因为隆兴帝有多喜爱她,而是她诞下了两个皇子。她做皇贵妃期间,照样对皇后比较恭敬,而隆兴帝最多赐了她娘家一个爵位,像现在圣上这样对皇贵妃的偏宠,反正她是丝毫没有享受到。
不过她到底是做过皇贵妃的人,深知一个受宠的皇贵妃的权势到底有多大,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她不禁有些犹豫,自己若是买了这位御史的田产和铺子,不会被打上□□的烙印吧!
但是很快她又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吧!自己只是一个妇道人家,国公府又毫无权势,想必应该不会有人将国公府和□□联系起来。最后当她发现御史家的田产和铺子都比较合自己心意,价格又比较低时,她索性一咬牙,买就买吧!
就是自己不买,只看国公府与郡王府的关系,旁人也知道自家与□□是亲戚,横竖也是这样了,不差这一件事。
想通这些,沈凌索性将御史家那座要出售的宅子也一并买了过来,将来修葺好可以暂时租出去收些租子。
除去御史家的田产铺子,沈凌后来又看了几家,另外在京郊买了数百亩田地,至于铺子,有御史家的两间铺子也就够了。玉馨和玉容还小,可以慢慢再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