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心愿,都由系统交给了沈凌完成。
沈凌觉得这次的任务说难也不难,但要说简单也不是很简单,毕竟以陆萍现在的身份,想要温暖的一个家以及疼爱自己的丈夫,恐怕有些困难。
沈凌昨晚之所以顺着卫临的意思说,是想留给他一个好印象,毕竟自己这几年好歹也要在卫家生活,能和卫家人打好关系,对她自己也是件好事。不过她虽然觉得卫临昨晚对自己的态度还算可以,但是一想到那个未来会出现的女主林雨涵,她还是很快就将卫临从自己的名单上划了出去。
她的打算是,可以先在卫家这边住着,等卫临遇到女主以后向她提出离婚,到时自己就可以顺利的离开卫家。在这期间,自己可以慢慢熟悉周围的环境,好好想想,将来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卫临走后,沈凌将陆萍原来留下来的那些嫁妆看了看,不过几件衣裳和一些首饰,约莫值个几十块大洋。她正在回想陆萍可有什么擅长的手艺时,女工吴嫂过来房里给她冲茶,操着一口吴语道:“少奶奶,太太叫你到她房里去一趟。”
沈凌嗯了一声,将衣裳和首饰收起来,对着镜子照了照,抿了抿鬓边的头发就去了卫太太那边。
卫太太见她进来,指着面前的一个包袱道,“这是卫临的大姐在你们成亲时送过来的贺礼。之前卫临在家,我没想起来给你。他走后,我找什么东西时,看见箱子里这个包袱,这才想了起来。这里面是几块不错的料子,正适合你这样的年纪穿。你拿去交给裁缝,也做几身衣裳穿。将来卫临回来,也让他看看。”
沈凌就嗯了一声,接过装着包袱的布料。
等她拿着包袱回到房里,看着那几块布料,忽然有了一个想法。陆萍的女红非常不错,沈凌自己经过几个世界的磨练后,女红已经算得上非常出色了。
自己何不利用这个特长,开一家做衣裳的店铺呢!
沈凌有了这个念头后,就对着布料比划起来。她虽然没有学过服装设计,但是做了这么多年衣裳,比那些专门做衣裳的裁缝也不差了。就是不知道现在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毕竟陆萍一直生活在乡下,而乡下女人们在衣着上又不是太讲究,不能给沈凌什么参考。
沈凌只得依照陆萍原来的衣服,简单裁剪了一下,然后准备缝制的时候,在细节之处做一些小的改动,让衣裳更为贴身一些。
三天以后,衣裳就做好了。正值沈凌娘家那边过庙会,沈凌征求了一下卫太太的意见,就坐着驴车回了娘家。
作者有话要说: 当年文学史学到鲁迅的时候,教我们的老师说了很多鲁迅发妻朱安的事,当时就特别同情她。
第71章
沈凌的娘家是江浙一带典型的一个小镇, 庙会那天, 镇上的仙女庙前就像是集场一样,处处都是货摊,吃、穿、用、耍应有尽有。
陪同沈凌赶庙会的是她的嫂子还有几个堂姐妹, 几人簇拥着沈凌立在一个杂耍摊前,看场中的人耍猴。沈凌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民间表演,不由看的津津有味。
接下来,她们一行人又看了半个多时辰的戏, 沈凌听不懂戏文唱的是什么,她的注意力在那些周边摆着的摊位上,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民间小吃。
在沈凌吃了两块糕和一串糖葫芦后, 一行人又去了庙会的货摊前。沈凌的嫂子想买一件窑货,就在一处货摊前停了下来。
嫂子徐氏蹲在摊前选砂锅,沈凌和几个堂姐妹在边上等她。几人正说些闲话,就听后面有人说道, “你这件衣裳上绣的花纹真好看, 是在哪做的啊?”
沈凌身上穿的是其中一块杏黄色春绸做的夹袄夹裙。夹袄的腰身处稍微收了一下,下摆袖口处则用金色缎条滚边。裙子上则绣着一种淡绿色的小花, 疏疏淡淡的点缀在上面,看上去清新雅致。
她穿这身衣裳纯是出于爱美的天性,如今听到有人赞叹, 便转过头,看见是一位年轻的少奶奶,头上戴着金簪, 穿着海棠红的对襟衣裳,身后还跟着几个下人。
沈凌客气的答道:“当不起你的夸奖,这衣裳是我自己做的。”
那位少奶奶不禁好奇的打量了她一眼,然后试探的问道:“你这衣裳上绣的小花,可不可以描个花样给我?我可以付你银元的。”
沈凌就笑了笑:“对不住,这花样我以后还要留着做衣裳,不能给你。不过你若实在喜欢,我倒是可以帮忙缝制一套这样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