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快穿_作者:弯钩一月(66)

  沈凌等他走后照常去空间睡觉,再过两天就是山长授课的日子,他可不能在这期间病倒,一定要养足精神。沈凌倒不是为了省那三百文钱,而是听崔寻章说,山长讲课的水平在整个书院是最高的。所以他的课一定不能错过。

  八月二十五的时候,沈凌终于见到了这位山长。山长大约五十来岁,面容清癯,身上有着浓浓的书卷气,开口说话的时候声音不高,吐字缓慢而清晰。

  他依照下旬讲做文章的惯例,上午的时候,也是同朱先生一样先出题目,然后细细讲来这样的题目怎么做,比朱先生讲的更详细明白,更深入浅出。中间还穿插一些破题和承题时需要注意到的一些问题。和郭安说的一样,他这一讲就是一上午,中间几乎没有停顿。

  下午的时候,沈凌本以为山长会和朱先生一样另换一道题目让他们做,哪知山长出的还是上午的题目,而且他就在课上,按照上午所讲的内容当场做了一篇范文出来。范文做出来以后,他就离开了。

  沈凌并没有和其他学子们离开,而是仗着记忆力好,就在学堂将那篇范文默写下来,记不太清的便自己补了几句。回去细细揣摩了一遍,再联系山长之前讲的内容,好像摸到了那么一点门道。

  过了几天,就到了八月底。朱先生在二十九这天给他们发了一张试卷,算作这个月的考试。试卷上有墨义,有关于历史的问题,还有一篇八股。都是他们这个月所学的内容,沈凌是二十以后才来的书院,关于墨义的问题,他不知道这里的先生都是怎么讲注释的,便按照郑铭讲的写了上去。至于那些历史方面的问题,他真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因此答的一点也不好。

  至于八股,沈凌跟着郑铭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做得有一定水平了,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强项。

  考完试的第二天,书院给学子们放了一天假,崔寻章大清早就到了沈凌的学舍约他去参加一个文会。

  参加文会的大半都是茂林书院的学子们,也有一些在其他书院读书的学子。沈凌来到举办文会的地方,就发现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和崔家兄弟一样出身世家,住在沈凌隔壁的谢荣也在。少数人像沈凌一样,家境稍微比平民好一些,可以负担得起一些额外的开销。

  这次文会主要是以切磋学问为主,做东的是一位姓林的富家少爷,他家在茂林书院附近有一处别院,这次文会就是在他家的别院举行的。

  这位林少爷在青松书院读书,看上去和崔寻章的感情很好,见到沈凌便问他们之间的关系。

  崔寻章轻描淡写道:“郑枫的老师与家父是多年的好友。”

  林少爷听了马上就朝沈凌笑眯眯道:“既然是崔家的世交,那就是我林轩的朋友,只管把这当成自己家,千万不要客气。”

  沈凌也说了几句场面上的客气话,跟着崔寻章坐在楠木椅上,椅子的前方还摆放着一张稍小的楠木小几。两人落座以后,就有侍女过来给他们上了三杯清茶,还有两碟细巧的点心。

  沈凌因为难得休息一天,早上起来的便有些晚,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便被崔寻章拉来了这里,是以早就饿了。看到那两碟点心分别是枣泥卷和鹅油蒸饼,便拈了一块枣泥卷就着清茶吃完,觉得不那么饿了,这才有心情去听周围的学子们讨论学问。

  他们所在的这间花厅非常宽敞,差不多坐了二十来个人也不觉得拥挤,开口最多的是一个穿着淡青色直裰的年轻学子。沈凌注意到他身上穿的淡青色直裰和林轩身上穿的直裰一样,上面都绣着青松两个字,想来这人也是青松书院的学子了。

  沈凌便问崔寻章那人是谁,崔寻章低声道:“那是林轩的堂弟林辙,你别看他口若悬河的样子,至今连个秀才都没有中。”语气里带出了一点点嘲讽。

  沈凌正想说话,就见林轩领了一个皮肤白皙、相貌俊朗的青年男子进来,立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有那认识青年男子的,马上站起身来,口称那男子为“袁解元”,就连谢荣也上前与那袁解元说了几句话。然后林轩就提议由袁解元给大家讲讲如何做好文章。

  事关乡试,在场的众人马上就安静了下来,袁解元推辞了几句便开口讲了一些八股的写作技巧。其实说实在的,他讲的其实还不如朱先生讲得好,不过因为他是上一科新中的解元,刚经历过乡试,所以大家听的都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