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在古代_作者:沉云香(310)

2018-08-20 沉云香 爽文

  有时候,对付这些习惯了官差趾高气扬不好好说话的百姓,反而钱楷这种胥吏来得更有用,这也是李文柏特地把他调来这里的原因。

  果然,钱楷明明没怎么解释,汉子却好似松了口气,满脸堆笑地靠上来:“差爷说的是,小的报名!小的报名!”

  钱楷没好气地将他的名字登在羊皮册子上,然后问:“喝粥?要米?”

  汉子独身一人无家可归,自然选择喝粥,钱楷挥挥手,立刻有守在帐篷边的府军士卒端来一个大碗,盛上香喷喷一满碗粥塞进汉子手中,驱赶道:“去旁边的帐篷待着,不准乱跑!”

  没想到居然赌赢了,汉子大喜,捧着碗唰地溜到旁边空着的帐篷里,大口大口喝起来。

  有一就有二,一见有人已经喝上粥了,周围的人群再也围观不下去,纷纷一窝蜂地涌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嚷嚷着报名。

  陈一志的兵这时候派出了用场,几十个全副武装的士卒往那儿一站,无法无天的汉子们瞬间便老实下来,乖乖地在衙役的指挥下开始排队。

  第一批大多数都是孤身一人的亡命徒,基本都是报名拿粥蹲下开喝一气呵成,几乎没有要米的。

  只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犹犹豫豫地拉着钱楷问:“差爷,小的上有老下有小,能不能领了米带回家再回来?”

  “想得美!”钱楷不屑一顾,“你拿了米跑了怎么办?官府还得浪费精力去追你。先回家一趟,让家人过来拿不就得了!”

  小伙恍然大悟,在众人善意的哄笑声中一溜烟跑没了影。

  第111章 新的打算

  这边招工进行得如火如荼, 城中还在观望的百姓听到消息, 也都紧赶慢赶地涌了过去, 担心去晚了名额就没有了。

  现在已经入冬, 城中粮价飞涨, 不管家里有没有存粮的人都想着过去试试,已经有人把米带回家了,邻居过来围观, 发现都是鼓鼓囊囊的大米, 虽然有些陈旧,可比城里粮铺高价买来还缠着砂石的劣质米要好太多了。

  幸好李文柏早早地预计到这种情况, 在东南西北四门外都设置了报名点,不然可能早就被狂喜的人群给冲垮掉。

  西门外, 一个六十来岁的老汉也挤进了报名的队伍, 一旁有人笑话:“大爷,你这一步三晃的也想来官府混吃混喝?当官府傻呢,还是回去让你家小子来吧!”

  大爷摇摇头长吁短叹:“我家小子月前被抓了壮丁,到现在都还没回来呢!家里除了老太婆, 就剩我一个老头子和刚满月的小孙子啦!”

  老汉的话激起一片同情,不少人默默地垂下头, 想必是想起了自家被抓壮丁至今未回的亲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交合官府抓的徭役每次都会有一部分有去无回,是死是活也不知道,官府也没有说法,亲人们只能抱着渺小的希望一年年等下去。

  终于, 老汉排到了最前面,负责登记的是随着车队从广陵过来的年轻后生,老汉颤颤巍巍地扶着桌子,满怀期望地问:“差爷,老汉我能报名吗?”

  后生在李家工场耳濡目染,没有沾染上地方胥吏的坏脾气,闻言笑呵呵地提起笔:“当然可以啊,大爷,您干不动重活儿,可以干扫雪煮饭之类的活计啊,虽然米粮发的没那么多,但也聊胜于无不是?”

  “诶!谢谢了后生!这下老汉一家子人能活着过冬咯!”老汉大喜过望,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他本也是打算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竟然真给碰上了!

  一言落地,围观的不少老年人就都开始排起队来,直到士卒不断重复一家一户只能报名一人,才渐渐消停下来。

  后来,又有人发现不仅是老大爷,官府就连壮年妇人也要,说是可以和老人们一样,干些轻松点的活计,气氛更加高涨起来。

  一瞬间整座交合城万人空巷,几万民众在报名点排起了长队,李文柏的名字也随之铭刻在了所有交合百姓的心中。

  这是能让他们活命的青天大老爷啊!

  等回去,一定要让村子里的长辈起头,给小李大人立生祠!

  而此时此刻,民众们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李文柏,正对着施五带来的一叠名册乐得直咧嘴。

  当然,面上还是保持着“上官威严”,看起来没有什么表情,在施五眼中,就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证据。

  年纪轻轻城府就如此深沉,果然不是能够小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