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在古代_作者:沉云香(340)

2018-08-20 沉云香 爽文

  “老翁客气了,本官到此,乃是有事相求,望老翁不要推辞。”李文柏和颜悦色地说着,转头朝李二挥了挥手。

  “来呀,给郑老翁赐座!”

  第120章 状告本官

  里正郑平慢悠悠坐下后, 李文柏也不多说什么客套话, 直接开始询问起郑家屯的户口和壮丁数量来。

  郑平虽然年老昏聩, 但毕竟当了几十年的里正, 对于自己家乡的郑家屯, 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回答道:“回县尊的话,我郑家屯……共有一百二十三户, 成年壮丁共计……一百九十二人。”

  李文柏点点头, 这个数量并没有什么异常。一般而言,小村子里, 一个家子里成年壮丁也就一二个。其余的都是老弱妇孺。

  见李文柏问起这个,郑平以为这位县尊大人又要到他们郑家屯征收徭役了, 心中不免忐忑起来, 沉吟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县……县尊大人,两个月前,我郑家屯满十四岁的男娃儿, 都已经……被县里来的大人带走了。我郑家屯实在是……没有壮丁可征了啊!大人您看……”

  十四岁的男娃都征走了?

  “他们好大的胆子!”李文柏一阵心惊,不由得大怒!大齐律法规定, 不论是徭役还是兵役, 对男丁的年龄要求都必须是成年,也就是十六岁。这是极为严苛的规定,连军权在握的将军们都不敢违反,想不到在这小小的交合县, 竟把徭役的征收年龄,降到了十四岁!

  这施五,当真是目无王法,目无天子,不要命了!

  “县……县尊大人……”

  郑平见李文柏脸上表情不对,好像很生气的样子,还以为自己的话惹怒了这位县尊,颤巍巍地站起身,就要跪下谢罪。

  李文柏一见,连忙压下心中的怒气,起身拦下,宽慰道:“郑老翁误会了,本官并非来要人的。”

  “事实上,本官是来替尔等……伸冤的!”李文柏站了起来,环视了一遍众人。

  “伸冤?县尊大人,此话何意?”

  这下郑平有点糊涂了,他本以为李文柏是来找麻烦的,现在突然来了句伸冤。在他看来,徭役律法规定的,是天经地义之事,虽然今年的徭役过分了些,但他们作为小老百姓,也无话可说。

  除此之外,他再也想不到还有什么冤,值得劳动县尊大人亲身到此?

  见郑平一脸不解,李文柏哪里不知道这个老人家心中所想,不由得心中苦涩难明。

  面对如此重的徭役,这些大齐百姓却还能坦然接受,没有过分的怨言,可见大齐皇权教化之根深蒂固!或许在这个时代是常理,但在李文柏看来,不免多了几分苦涩。

  李文柏脸色一肃,看着院落里满脸疑惑的众人,说道:“本官,是来替那一百九十二个壮丁伸冤的!”

  “大人的意思是……”

  李文柏摆了摆手,整理了一下语言,将交合县有人私征徭役的大致细节,都说了一遍。只是略过了他让李二等人去查壮丁去向的事情。

  当然,他也没有刻意指出私征徭役背后的主使是谁。

  因为就算他不说,大家也都猜得到。毕竟交合县真正的地头蛇是谁,百姓心里最清楚。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好谁坏,他们心里都有一把尺。

  “怎……怎么会这样,私征徭役……这也就是说,我郑家屯的男人,并不是替大齐服役,而是……而是……”郑平满脸震惊,脸色很不好。

  “而是替某些目无王法、胆大包天之贼子卖命!”郑平没说完、或者说是不敢说的话,被李文柏接了下去。

  郑平闻言浑身都颤抖起来,惊恐地望了李文柏一眼,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还是苦涩地抿了抿嘴唇。

  他知道,李文柏说的没有错。只要县衙的服役名册里没有郑家屯壮丁的姓名、服役时间、地点的记录,以及县衙县令大印的盖章,那么哪怕郑家屯的壮丁日夜苦干,那也是替别人卖命,与官府无关!

  李文柏的话很直白,不仅仅是郑平,就连院落内的农妇们也都听明白了个大概。一时间大家都交头接耳,脸上出了不安,还有委屈,甚至是愤怒。

  是的,她们确实该愤怒。

  如果是官府要求服役,再苦再累,倒也算了。

  可如今,有人冒充官府,把她们的夫君们骗去服所谓的徭役,这性质就完全变了!八个月啊!整整八个月,她们的夫君们累死累活,她们天天长途跋涉十几里地,去给她们的夫君们、儿子们送饭,结果县令告诉她们,这些都是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