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皆敌派_作者:文理风(159)

2018-08-19 文理风

  “什么,发四年前居庸关一役战死将士的抚恤银, 真的假的,我三舅家老大, 就是当年去的,真要给银子?”

  “别听老李这个棒槌胡说, 都四年了,要发早发了,怎么可能等到现在, 再说那都前朝的事了……”

  “老张, 你说谁胡说呢, 我家孩子他三大爷在衙门当差,听说公文都已经发到衙门了,衙门已经打算等银子一到就贴告示了。”

  “难不成真有?”

  “这还能有假,我老李从来不瞎说的!”

  田仲扛完一个麻袋上船, 刚下来,听到旁边歇脚的地方几个人在那说抚恤银的事, 也装着歇脚走过。

  “田二, 你也过来了。”正在说话的几个人看田仲过来,老李从旁边拿了木墩子递给他。

  “李哥, 谢了。”田仲接过,坐下,用手扇了扇, 抱怨道:“今儿这天怎么这么热,扛几袋子浑身就被汗湿透了。”

  “不是天热,是你小子太能干,一早起来你一下没歇的扛了四五麻袋,能不热么。”旁边老张笑着说。

  “我这不想着多扛两袋么,”田仲不好意思的摸摸头,“你们刚才在说什么,我怎么听说发银子。”

  “你小子掉钱眼去了,人家说的是给四年前战死的将士发抚恤银。”

  “怎么回事?”田仲好奇的问道。

  几个人顿时又开始说抚恤银的事。

  “老李,知道你衙门有人,别卖关子了,快说。”老张用胳膊捣了一下老李。

  老李那亲戚虽然只是衙门一个不起眼的杂役,可被老张这么一捧还是有些得意,故意压低声音说:“其实这事上面那些有头有脸的早就知道了,衙门也都传遍了,听说这次朝廷给四年前那些战死将士每人家里五十两的抚恤银。”

  “五十两!”

  “人牙子买个壮丁也花不了一半吧!”

  “早知这样我也去了。”

  田仲听着旁边几个年轻的越说越不像话,忍不住呵斥道:“羡慕什么,那是抚恤银,是人家拿命换来的,真给你们五十两买你们的命,你们卖吗?”

  几个年轻的一噎,不说话了。

  老张老李几个年纪大的看着田仲在那训人,也不阻止,老张还和老李笑着说:“田二这小子看着年纪不大,见识还是有的。”

  “这几个小子也是眼皮子浅,什么钱好红眼这抚恤银能红眼么,这是买命钱。”

  “就是,钱再好,那也得有命才能花,不过老李,这笔钱一来,衙门那些老爷们可高兴了。”

  “当然高兴了,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过过手,还不就能捞一笔。”

  “也不知道发到那些将士家里还能剩多少。”

  “能给个一半就算好的了,就咱徐州府那些老爷们,胃口可大着呢!”

  “唉,也幸亏咱徐州府土地肥沃还靠着运河码头,要不还真养不起这些吸血的。”

  田仲在旁边听的心里不得劲,拍拍身上的土,朝外走去。

  “田二,你去哪啊?”

  “家里有事,我先回去了!”

  赵瑶蹲在井台旁,仔细的洗着米。

  把米洗干净后,赵瑶端着米走到墙角的炉子边,把锅端上,把米倒进去。

  “一半米一半水。”

  赵瑶嘴里念叨着,拿瓢舀了一样多的水倒进去,这是她今天早晨特地去问邻居家大娘的。

  倒完水后,赵瑶盖上了锅盖,满意的点点头。

  很简单嘛!

  赵瑶搬了个凳子坐在炉子前,等米熟。

  一炷香后

  赵瑶轻轻嗅了嗅,咦,怎么有股怪味?

  哪里来的怪味啊?

  赵瑶疑惑的四下看了看,在看到炉子时,猛然反应过来。

  呀,糊了!

  赵瑶手忙脚乱的把锅从炉子上端下来,手还不小心被烫了一下。

  赵瑶一边吹着手一边轻轻把锅盖揭开,看到里面已经成型的米,疑惑的瞅了瞅。

  这是熟了吧?

  ……

  “瑶儿,我回来了。”田仲推开大门进来。

  赵瑶兴奋的从屋里跑出来,一把拉着田仲就往屋里走。

  “怎么了?”田仲疑惑的问,“什么事这么开心?”

  “我今天亲自下厨了,做了一桌子的菜!”赵瑶开心的拉着田仲进了屋,指着桌上摆好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