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皆敌派_作者:文理风(29)

2018-08-19 文理风

  李荞看着走过来田仲,拿着考引副册的手紧了紧,面上却分毫不漏,对田仲和别人一样,照着副册上的画像仔细瞅了瞅,然后说道:“人没问题,到旁边搜身。”

  李荞身后的一个军士出列,领田仲到旁边的耳房搜身。

  李荞假装过去巡视搜身的情况,也跟了上去。

  众人也没觉得奇怪,毕竟朝廷规定院试主考官必须全程坐镇,监督各个环节,李荞身为主考官,按照惯例,哪怕搜身,也得过去看看。

  田仲跟着军士进了耳房,军士就对着田仲熟练的翻查起来。

  翻查外面衣物和鞋子的时,倒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看到田仲挂在脖子上的挂坠,军士有些拿不准,对跟来的李荞说:“大人,这东西上有字。”

  田仲忙解释道:“这上面虽然有字,却是学生的名字,朝廷有规定,凡是长命锁、坠子、平安符等,只要是实心且无关科考的,可以准许带入号房。”

  “拿过来本官看看。”

  田仲摘下挂坠,给军士,军士双手捧到李荞面前。

  李荞看到军士手里的玉坠,眼一凝,伸手拿过来,摸了摸,然后放回到军士手中,说:“是实心的,没有夹带,还给他。”

  李荞说完,有些脚软的走了出去。

  墨玉云纹佩,昔日南越国上贡的珍品,天下只有三块。另两块,一块在当今圣上手里,一块在废帝那。

  而他,刚刚居然摸到了第三块!

  .

  最后一个童生进场后,李荞转过身,对通州知府拱手道谢:

  “多谢知府大人援手,本官近几日忙于赶路,一时精神恍惚,险些弄出乱子,幸好大人及时赶到,才没酿成大祸。”

  三言两语,就把刚才见鬼的事说成公事劳累所致。

  通州知府也很有眼色,忙说:“大人公事繁忙,吾等不及,还望大人一定要保重身子,万不可太过操劳。”

  李荞微点头,说:“知府大人好意,本官心领了,等回京,本官就找位医道圣手好好调理一下。”

  通州知府一听,忙说:“下官那有些药材,虽然算不上金贵,却是通州府的特产,最是适合调理身子,还望学政大人不要嫌弃。”

  “那本官就却之不恭了。”

  送走了通州知府,李荞就命人关上了贡院的大门,开始院试。

  只是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一封密折,八百里加急朝京城送去。

  .

  院试虽然开始时出了点岔子,但好在每次科考考官都会安排考生提前入场,以防出现意外,所以倒也没怎么耽搁。

  田仲跟着军士进了号房,军士就锁上门,然后在旁边守着。

  田仲第一次进号房,还是比较好奇的,先把四周仔细看了看,发现果然很是简陋,整个号房,除了两块木板,一个破被子,什么都没有。

  拿起破被子,田仲闻了闻,立刻丢到一边,真如张苻说的,又霉又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贡院之前好像被打扫过,倒是没有发现老鼠、虫子什么的,而且地上还有些黄色的粉末,看着像是雄黄,想必应该也不会有被蛇咬的危险,田仲放下心来,把两块木板支好,等着天大亮后主考官发卷。

  京城 五月十一 亥时

  赵孟批完最后一道折子,伸了一个懒腰,正思考是去后宫还是在旁边的寝宫将就一夜。

  大太监李忠捧着一道折子走进来,低声说:“主子,通州八百里加急。”

  赵孟抬头,看着李忠手上的密折,问道:“谁送的?”

  “顺天学政李荞李大人。”

  “他?他一个学政送什么八百里加急,难道科考又出了乱子了?”

  赵孟接过密折,看了看折子上完好无损的红封,拿起旁边的玉刀。

  拆开密折,赵孟打开一看,手一顿。

  良久,赵孟突然对旁边的大太监李忠说:“传旨,让吏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即刻进宫。”

  “是。”李忠应了一声,忙匆匆下去传旨。

  赵孟又把密折看了两遍,合上,放在手里敲了敲。

  没死?失忆?还跑去考科举?

  田仲,你还真能折腾啊!

  第16章 算命

  静谧的号房中,除了毛笔磨在纸上的唰唰声,再无一丝声响。

  田仲低着头,一边看题,一边在草纸上认真写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