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妖娆_作者:萧洛洛(236)

  可是,时机已到和不得不改,这是两个意思。

  烛光开始闪烁,卫萦拔下银簪去拨动烛心,“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相信霆儿一定能同时处理好家事与国事的。”

  ……

  半年一晃而过,穆凝湘的皇后生涯过得有滋有味。除了起得早一点,基本没什么辛苦的。

  四更天起床,服侍她的皇帝夫君穿戴整齐。他以前还自己穿或是让孔瑞帮忙,娶了她之后就娇气起来,非她不可,自己伸开两只手臂,衣架子一样地立在那里,喜滋滋地看她在他身前身后忙碌,不时伸伸魔爪动动嘴,行偷.香窃玉之事。

  洗漱完毕,她会一直将他送到通往外朝的宫门口。早先的太皇太妃和太后都因参与谋逆而被褫夺封号幽禁在道观里了,不需要拜见什么长辈。送完季元湛,她便慢慢踱回去,沐浴着渐渐耀眼的晨光,看看葱笼绚丽的花木,听听越来越热闹的鸟叫虫鸣,一路轻松自在。

  季元湛嫌起得太早没胃口,早饭喜欢在朝会结束后再用。他给自己留了两刻钟的空暇,那时她已去到勤政殿的东耳房里等他了,两人一起吃早饭,就像寻常夫妻一样。

  早饭后季元湛开始忙碌,穆凝湘就自由得多。先回凤楹宫处理些日常事务,如果不是重要的节日,没有祭祀、宫宴,也没有命妇递牌求见,她往往在御膳房泡着。

  这是她的新爱好,野心勃勃地,想要把御厨那些漂亮本领全部学会。

  季元湛曾给她辟了块单独的空地,买了一大车的彩色石子儿,留她捣鼓盆景假山用。可她现在兴致转移了,从御膳房回来就兴冲冲地跑进凤楹宫的小厨房,做好一食盒,再兴冲冲地提去勤政殿。

  季元湛就兴冲冲地进食这些学徒手艺的“佳肴”。也就是说,她做得再不合他口味,他都会一扫而光。

  进学者需要鼓励。而他素来有着净盘惜粮的好习惯。所以,穆凝湘的厨艺还是突飞猛进的。按照季元湛的话说,“湘湘征服了本天子的身心脾胃。”

  但是这天穆凝湘没能进去勤政殿。她带着杜鹃去送饭,被初一和十五拦在丹墀之外。

  “娘娘、杜鹃姑娘。”两人笑眯眯地行礼,“可真是对不住,皇上中午走不开。”

  并不是头一次了。最近季元湛更加忙碌,有时深夜才回凤楹宫。

  “好吧。”穆凝湘没有在意,“那我们回去了。让皇上饭后多少眯一会儿,闭目养神,下午才能更有精力。”

  “谨遵懿旨!”初一十五点头哈腰,“娘娘要不要用车轿子?”

  “不用。又不急,我们溜达回去算了。”

  穆凝湘带着杜鹃往回走。她看着杜鹃手中的雕漆描金食盒,心中一动。

  这次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初一十五没有去接提盒。这说明季元湛不是忙得无暇吃饭,而是要与哪位臣子共进午餐,可能还不止一位。

  皇帝赐宴,却不是大张旗鼓的犒赏。君臣共餐,是不是打算谈论要事呢。

  穆凝湘想到了实施了半年的税改新政。

  建兴帝登基后就砍掉了很多民怨沸腾的税目。比如,小孩子出生到十四岁之间缴纳的“口钱”,公私买卖每贯高达五十文的“除陌钱”,按照房间数量向民居征收的“间架钱”等等。

  但他仍觉得百姓税负过重。

  他认为当前税目依然繁多,税率也很高。民为立国之根本,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各级官员层层加码,到头来受害的,一是百姓,二是国家。

  想要根治,必须大改。

  季元湛很谨慎,今年只在燕京两地试点,从效果看,不是很理想。

  它触及的利益阶层太多,朝中一片反对声。

  季元湛不是独断专行的帝王,大家都敢于说话。可也正是因此,那些不甘损失的富贵门阀,振振有词,四处煽风点火。

  百姓是双手赞成的。但是,替百姓说话的官员太少,也就穆家范家这些皇后亲族。他们支持皇帝,在其他人眼中有“屁股决定脑袋”的盲从之嫌,反对派口诛笔伐,把新政抨击得一无是处。

  这和打仗不一样,季元湛不可能凭借君权强压。多数官员都反对的话,强制推行下去,最惨的还是百姓。而老百姓遭殃了,在反对者的煽动下,又反过来会怨恨施政者。

  季元湛心情不好,穆凝湘能看出来。他不肯说她是不主动问的,但有时见他实在眉峰紧锁、吃饭都没胃口的样子,还是会宽慰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