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_作者:平原小草3(447)

2018-08-19 平原小草3

  于是,地基垒起来以后,坯源源不断地运了来。

  腊梅也不白要人们的,按一个坯二分钱付款。

  二分钱一个坯,在当时可是砖的价钱呀。人们谁也不要,说在家放着也是放着,要用,秋后再打。说给就是给,不要钱。

  腊梅执意给,对人们说:“白头发老奶奶给的我有钱,她说人们过日子都不容易,不让我白要人们的东西。”

  人们说:“我们白要了很多白头发老奶奶的粮食和青菜,沾了很多光啊!着点儿坯,就算还白头发老奶奶的情谊的。”

  腊梅:“白头发老奶奶说,那是她应尽的义务。我是凡人,不能借她的名义,白要大家的东西。”

  人们说不过腊梅,只好收钱。

  如今实行了工分制,工分就是社员们赖以生存的财富。腊梅不想沾人的光,便对队长王贵兰说,给自己盖房的人,仍然算出工,工分从自己积累的工分里扣除。如果积累的工分不够,先借队上的,以后自己挣了再还上。

  今年刚实行工分,以工分换工,腊梅还是先例。她是根据前世的经历想起来的。

  前世里工分实行了二十年,工分就是人们的一切。为了找平衡,本队的就以工分换工。只有用外队人的,才动用钱财。

  再一个就是,给工分就不用管饭了。如今没了食堂,户里都是小锅小灶儿,管饭困难很大。

  王贵兰:“可以。不过不大好掌握。我派的人好说,不派的人也去了,你给不给工分?

  “腊梅,我看出来了,人们这是用这种方式,还愿这两年来白头发老奶奶对人们的照顾。

  “白头发老奶奶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你是白头发老奶奶特殊照顾的人,便回报在你身上了。我看你就认实,让大家了却自己的心愿吧!”

  腊梅:“可我并不是白头发老奶奶,也不想沾大家的光。要不还像那天早晨那样,给来干活的人发玉米。”

  王贵兰:“也可以,如果白头发老奶奶那里玉米多的话,这倒是最好的办法。只不过不要太多,我看啊,一个工值年终也就两、三毛,还买不了一斤黑市的玉米。发个两、三斤就不少。”

  腊梅闻听心中高兴,玉米她有的是,前世现代中,要多少有多少!也愿意以这种方式救济人们,只是觉得太张扬。有队长这句话,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

  腊梅找到家的事儿,也在王店村里传开了。人们与十一队的人一样,也都担心腊梅走了以后,白头发老奶奶或者跟着走,或者不显灵了,再也不给粮食了,人们又将重新过上挨饿的日子。

  后来又听说十一队为留住腊梅在给她盖房,所有参加盖房的人,散工时每人发一兜玉米。

  干活儿就给玉米,腊梅只身一人,无家无业,这从天而降的玉米,自然也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了!

  腊梅盖房,白头发老奶奶给玉米,说明白头发老奶奶也支持腊梅在这里盖房。

  白头发老奶奶都如此支持,自己何不也过去添一把力气,报答白头发老奶奶的照顾之恩,为留住腊梅尽一份力量。毕竟只有腊梅才能与白头发老奶奶沟通。

  一个这样想,两个这样想,不承想全村人都这样想,都来为腊梅盖房帮忙。

  还有听说腊梅买坯的,二分钱一个,土坯卖出砖价,既帮了腊梅,自己还落好处,何乐而不为呢!都纷纷向腊梅报告:自己家里有多少多少坯,“用着言一声儿,立马给你拉过来!”

  工地上人挨人,都想为腊梅盖房添把力气,怎奈就一个小宅院,地方有限,用人也有限,人多了反倒活动不开。

  腊梅只好对人们说:“大家的心情,我心领了,也替白头发老奶奶谢谢大家。

  “白头发老奶奶确实支持我在这里盖房子,给玉米让我酬谢大家。白头发老奶奶还说,参与盖房与不参与盖房一个样,她该怎样照顾人们,还是怎样照顾。

  “我是十一队的人,十一队平时受白头发老奶奶的照顾也多,盖房的事儿,就让十一队承担吧!”

  别的队上的人却不干,说:“我们平时也受到了白头发老奶奶的恩惠,对白头发老奶奶支持的事,不出点儿力气,心里过意不去!”

  王贵兰只好出面与各队队长商量。

  结果是:十一队负责盖北房,东、西厢房、院墙、大门,由村里其他队组织泥瓦匠承担。视工地的承受能力而进,尽量做到不窝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