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好吗?”咬着后槽牙从喉咙里挤出来的话,像极了当年,他逐渐淡忘的一切复又清晰,扭曲的面容,沾满鲜血的裙摆。
“能,能,只是会留下疤痕。”太医绝不敢打包票。
“呵呵,我看是你身上太干净,我划上几刀,你保证知道怎么治。”郑国公赤红着双眼,眼珠凸出,握着刀柄的手背青筋暴起,浑身肌肉弩张,像是张满的大弓,不伤人必损已。
一侧的奶娘仗着岁数大,瞅着情形不好,连忙劝道,“留着他给姑娘治病啊。”
指着太医,“快去,需要什么写下来,爷快进宫去向圣上求来。”
郑国公许久不曾犯病,只有圣上能伺候的了,否则待会儿疯魔起来,可了不得。
塞给他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招呼侍卫让他们护送着进宫,老管家领着宋巅走的小路,正巧错过,到了国公的祥得堂,老奶娘站在宝光珍珠珊瑚树前,伤感又惋惜,满是皱纹的手轻轻拂过,死物依旧,故人已去。
“侯爷来此有事?如今府中正乱,国公爷入宫了。”老奶娘收回手,慈爱的看着他,又伤感了几分,女人总是薄命。
“舅舅抱回来的人呢,我要带回去。”宋巅冷静分析过,他没料到舅舅如此看重,竟用这种手段。
“这事,我做不了主,要等国公爷回来。”说罢,与管家对了个眼神。
费尽心思弄回来的人,会轻易让我带走?宋巅看着两人神态,衡量片刻,“那让我进去见她一面,若是她愿意随我走,总可以吧。”
“不可,姑娘身上有伤,不易见客,也不易挪动。”老奶娘语气越来越犀利,她不明白其中关窍,国公爷既然发了话,必定不能违背了去。
大有一夫当关,万夫难开的架势,宋巅心中略微不适,有一种难以掌控的脱离感,如脱了缰的野马,仍旧矛盾,或是嫌隙,逃避不是解决的办法,但,如今,他的确有些怕,以往的浓情蜜意似都泡了化影,参和了太多杂物,如一道无形的屏障,让他迟疑,停驻脚步不前。
无功而返的宋巅立于这个熟悉的院落时,头次感受到了空虚,冬去春来,枝头上喜鹊喳喳,欢快雀跃,唯独,少了丝人气。
第30章 第叁拾章
今个儿, 大街上可是热闹, 有件风流韵事,一向号称清冷孤寡的平原候,竟是个无耻之徒。
京城步军统领衙门门口置一大鼓,有冤者可以击鼓鸣冤。
由步军统领与都察院联合审理, 周围有普通百姓围观,显出公平公正,一般要告御状之人, 多数得罪的都是王侯贵胄, 由不得一级一洲的递上,恐怕刚一上状纸,夜半就被暗杀了,所以,设置的登闻鼓, 方便民众申诉冤情, 不遭迫害。
历经了好几个年头,鼓面再次砰砰响起,路过的百姓奔走相告,等着开府衙,公开审理。
很快, 衙役们开门询问,由一名身形消瘦的老父带着个粗布纤弱姑娘,掩着面哭泣,惹人同情。
明镜高悬下, 一名中年男子着深红色官袍,胸前大雁的刺绣补子,眉头紧锁,浏览了卷宗,暗道,这种得罪人的事,真是干的不怎么得心应手。
先由主事问询了案件经过,再核实事实,才报到都察院,由都察院左督御史主理,九门提督监察。
堂上跪着两人,身形佝偻的老父,名唤翟有财,有一女,唤翟雁玉,家住原城蓟县,状告当今兵部尚书即平原侯宋巅侵占家产二十余万两,并设计掳淫了最小的女儿,导致家中八十老母含冤而死,妻离子散,唯有长途跋涉进京求告。
呈上证据,县令乡邻写的证词,以及商铺兑换银两的票据,再有,宋巅的贴身衣物为证。
左督御史当然不能只听一家之言,问道,“平原侯二月奉旨出差,有户部侍郎陪同,此案疑点重重,待我禀明圣上,再行判决。”
这案子初初定下,倒无偏袒,若是此案转由刑部,那状告人不死也得扒层皮。
百姓茶余饭后说起来也是各有偏颇,连着茶庄里的说书人都捏造了个莫须有的话本,只等圣上拍棺盖论。
果然,翌日早朝,群官拜服,宋巅一夜未睡,早起打拳后仍不舒坦,派人去询问,郑国公滞留宫中,抬眼看了眼空荡荡的位置,心起疑惑。
圣上眼底一片淤青,无人胆敢抬头,随意的倚着龙头扶手,不耐烦的听御史弹劾,每日都是陈词滥调,今儿来了个新鲜,强抢民女,贪污受贿,说的是宋巅?顶着风往枪口上撞,真是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