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哪里没有,他可不想府里有一个和废太子扯上干系的夫人。
白熹把连姨娘远远的送走,也得了清静。
连姨娘和连夫人这对难姐难妹常常抱在一起哭,“我的苹儿本该能入宫为妃,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啊。”“我为桂王殿下生下小儿子,本该在王府吃香的喝辣的,锦衣玉食一辈子的啊。”都觉得自己命苦。
儿子夭折,对连夫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对白玉苹来说又有所不同。
白玉苹的儿子不幸夭折之后,她伤心难过了一阵子,便打起精神写了信回京,向玉茗公主求救。
跟着废太子一家人被流放的日子太苦了,白玉苹恳求玉茗公主念在姐妹情意,救她回京城。
“姐妹情意。”玉茗公主不由的笑了。
当白玉苹站在玉翎身边的时候,可曾念过姐妹情意?白玉苹想要往上爬的时候,便肆意践踏姐妹之情;想要姐妹伸出援手的时候,便毫不脸红的祭出姐妹情意这面大旗了啊。
玉茗公主接到信的时候,翠钱也在,两个人好好的把白玉苹笑话了一场。
不过笑话过之后,玉茗公主还是决定救白玉苹回来。
两个原因:一个是白玉苹再可恶也是白熹亲生的,白熹心里肯定惦记;另外一个,白家有白玉苹这个嫁给废太子之子赵威的姑娘,于家门不利。
看在白熹的份上,看在白家的份上,玉茗公主虽不喜欢白玉苹,也会救她回来。
玉茗公主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和赵戈、宝宝一家三口都打扮好了,进宫向隆治帝请安。隆治帝见了宝宝,龙颜大悦,玉茗公主趁机提了要求,隆治帝满口答应,“不过是赵威身边一名无子无女的姬妾,赦她回京,有何不可。”慷慨大方的答应了。
赵威身边一名无子无女的姬妾,这是重点。如果白玉苹的儿子还活着,她想扔下儿子回京城,那大概是不可能的。
隆治帝既然答应,白玉苹回京便不是难事。这年初夏,白玉苹由边军护送回到京城,回到浣花河畔。见了白熹,白玉苹伏地痛哭,自责不已。白熹心里难受,亲自扶起她,“苹儿,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以后你在家里安心住着,爹养你一辈子。”
白玉苹心里咯登一下。
白玉萝被林家休回来,白熹一直主张让白玉萝再嫁。为什么换成了她白玉苹,就变成爹会养她一辈子了?她可不想在白家终老。
白玉苹心中有无限疑惑、委屈、不满,但她也知道之前令白熹伤心了,暂时不敢说什么,唯唯诺诺、低眉顺眼的道:“是,爹爹。对了爹爹,女儿能回京城,都是七妹出力,女儿想当面向七妹道谢……”
“不必了。”白熹替玉茗公主回绝了,“你七妹很忙,不便相见。”
其实玉茗公主就算再忙,怎么可能连见白玉苹一面的功夫也抽不出来?就是不想见白玉苹。
白玉苹委屈得几乎当场哭出来。
自家姐妹,就算一个得意了,一个落难了,怎么就至于连见一面也不行了?
白熹把白玉苹安顿好,便匆匆忙忙的出去了。
白玉苹想向家里人诉苦,无奈连姨娘已被赶走,白老太太、白大太太等人不见她,身边的侍女全是生面孔,真是连个诉苦的人也找不着。
白玉苹回到白家,当然比跟着赵威在边陲小城日子好过多了,但白玉苹并不满足。
年少时的楚想,她一直没有放弃。
她白玉苹何许人也,怎么可能嫁个凡夫俗子或是一个人孤单寂寞的过一辈子呢?她生的美,人又温柔体贴,她应该嫁给皇孙王爷,生下龙嗣,母凭子贵,成为人上人。
白玉苹这几年过的是苦日子,月钱发到手之后便小心的攒起来,不肯随意花用,但打点起下人却很大方,府里一个眼皮子浅的婆子便被她收买了。
“六姑奶奶想见玉茗公主,一准儿能见着。”婆子得了银钱,笑得见牙不见眼,“咱家老太太年纪大了,出行不便,玉茗公主每个月至少来看望老太太一回,有时候半个月便来一趟呢。”
白玉苹心怦怦跳,拨下头上的发钗递到婆子手中,柔声道:“我和七妹多年不见,着实想念。若能见上七妹一面,于愿足矣。”
婆子掂掂发钗的份量,乐得不知如何是好,“六姑奶奶放心,玉茗公主回府看望老太太的时候多着呢,您这嫡亲姐姐想见她一面还不容易么?老奴别的忙帮不上,到时候帮六姑奶奶打探打探消息,自是份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