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惊人的想法,这个想法虽然被他强行按压在心中,但依旧让他浑身忍不住地颤抖和激动。
“魏将军,齐王暂时没事,不过,将军手下若是没兵,恐怕也干不了什么事吧。”曾安好不容易稳定住心神,喘着粗气低声道。
魏成眉头一耸,似乎从他的话里察觉到了什么。
魏成不是莽撞之人,换句话,能被齐王倚重之人,必定都有两把刷。
二人边走边谈,已经和士兵们拉开了一段距离。
思考了半天,魏成才缓缓道,“诈降以保存实力?”
曾安握紧拳头道,“只有如此,方能有所作为。庆军那边我去,必会给魏将军一个满意的答复。”
魏成幽幽的看了看远处在树影掩映下的金陵城,“如此甚好。不过,若是庆军要求太过分,我们也只能死战报国了。”
曾安坐着吊篮缓缓地落到了地面上,他爬起身,缓步向庆军走去。
燕王背着手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见曾安返回,朗声道,“曾大人,如何了?”
曾安拱拱手道,“殿下,在下幸不辱命!”
* 首 发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正文 497、金陵(十六)
相比较紫金山守军的羸弱和萎靡不振,庆军则是士气高昂、人员齐整,他们已是磨刀霍霍、备战多时,就等着燕王下达总攻的命令,一拥而上,血洗城堡。
面对这支强军,曾安哪里还敢有一丝异动,规规矩矩地面对燕王,脑门上却不断地渗出冷汗。
“只是,燕王殿下,在下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无妨。”
“谢殿下。因为封锁的关系,他们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他们投降之后,能否保证他们的性命?”
燕王点点头道,“只要诚心投降,我们不杀俘虏。”
曾安明显松了口气,“如此,在下先替他们谢谢殿下了。”
曾安重新回到了城堡门口,远远地冲着魏成做了个事先约定好的手势。
没过多久,城门缓缓打开,魏成带着仅剩的十余名士兵走出城门,面对庆军的先锋低下了头颅。
紫金山城堡不攻自破。
大部分人因缺水而丧失了战斗力,燕王只是收缴了他们的兵器,但派人给他们留下了水袋,待到恢复体力之后,再将他们押送下山。
这已经让曾安对燕王几乎是感激涕零了。
要知道,两军交战不杀俘虏这种事,真的非常稀少。
军功评定一般都是以首级数作为依据,有时候敌人即便投降,也会被己方士兵毫不客气地砍下头颅充作军功。而燕王一声令下,他麾下的士兵竟没有一个胆敢违背,老老实实地只是将越国士兵驱赶到一处,等待他们恢复体力直到可以行走的那一刻。
下山前,魏成遥遥地冲着曾安拱拱手,以表谢意。
曾安微微点头,心中却是受之有愧。
此时的天色已经渐渐变暗,焦躁了一天的热度却丝毫没有减弱,幸好下山并不需耗费太多的体力,但即便是这样,曾安的长衫依旧被汗水所浸湿。
而燕王却仍旧重盔重甲,并没有因为战斗结束而有所放松,他身后的将士们也是如此。
曾安忍不住问了一句。
燕王道,“此地地形复杂、山林密布,若是有一群弓箭手隐藏在某处,突发攻击,这身盔甲会救了我的命。哪怕你前面九十九次都非常警惕,唯独今天大意,那么很有可能,你今天就会因此而丧命。”
曾安由此对燕王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这名对手绝不是那种朝廷所认为的,光是靠钱财就能收买之人,若是将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都将是越国的大敌。
“殿下,在下斗胆问上一句,给您什么条件,您才会从越国撤军?”
燕王一边走一边道,“签下守约,越国从此世代不得称帝,尊我们大庆国为兄,永不踏过长江,每年供奉金银若干。若是条约签署完毕,我们即刻退军。”
听完燕王这一番话,曾安几乎是眼前一发黑,差点没一脚踩空摔下山去。
他扶住道旁的树干,喘着粗气道,“殿下,您所求甚多,在下……在下哪一条都不敢答复。”
燕王却没有停下脚步等候曾安,“可以给你半天的时间考虑,明天一早,我们准时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