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一共炼制六炉防瘟灵药,剩下的等瓷瓶和木匣子买回来再说。”
沐初晴又将各种药材抓出一些来塞到丹炉中,刚盖上丹炉的盖子,就见沐初夏扭扭捏捏地走了进来,“姐,娘让我回去。”
“那就回去吧,放心,姐之前带着三个孩子是怎么过来的,现在就还能怎么过下去,再说了,之前那个茅草屋可比这个房子差远了,姐不照样好好的吗?”沐初晴握住沐初夏的手,“娘也是为你考虑,你先回去吧,不用操心姐的事情。”
沐初夏胸中梗着一口气,下午沐初晴同沐老太说得话正是她想说却不敢说出口的话,之前一直憋在肚子中还好,没有多么生气。如今被沐初晴说了出来,越想越委屈,直接趴在沐初晴身上哭了出来,“姐,我之前一直觉得娘挺好的,可是没想到她这么偏心,不管什么都总想着大哥,眼看着二哥和我都快过了说亲的年龄,她都能看着大嫂继续从我们手里抠钱,一句话也不说。”
沐初晴沉默了,虽然她心中已经对沐老太有了间隙,但是毕竟她是代替人家女儿活下去的,该尽心的事情还得尽心,只是不能太过掏心掏肺了。沐初夏从里到外,从魂儿到身体都是沐老太的亲闺女,更不能让人家母女离了心,“初夏,咱娘就是那样一个人,这也没啥,你的嫁妆不用担心,只要有互相看上眼的人,你嫁妆的事包在姐身上。
沐初晴不断的安抚沐初夏,终于让沐初夏的情绪平静了下来,送走沐初夏,沐初晴关上院门,这小小的院子中只剩下她们母子四人。
正文 第四十二章准备蒙学
“娘,姥姥和二姨都回东营村去了吗?”莫子谦从中间房中探出头来,手中端着三人吃完饭剩下的空碗,迈着小腿儿朝灶房走去。
沐初晴从莫子谦手中接过饭碗,“对啊,姥姥和二姨要回自己的家里,到了秋收的时节,哪家不忙啊!来,这些碗给娘,娘去洗。一会儿娘给你们仨一个惊喜。”
哄走了莫子谦,沐初晴在灶房中忙活了将近两刻钟,将灶房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扫了一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自己的日子,终究还是得自己过。
相比于莫老太来说,沐老太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家长,毕竟重男轻女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思想,沐老太能够做到时不时拿一些东西来接济闺女,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自己宽慰了自己几句,沐初晴将心中憋着的那股子毒气都释放了出来,脚步都轻盈了不少。
在灶房中找到一个竹子编的簸箕,是里正沈伯家之前用过的,不过人家在迁新居的时候编了新的,就将这个旧簸箕留在了老房子中。沐初晴当时买下这房子时,沈大娘就将这簸箕也送给了她。之前沐初晴还觉着这个簸箕没啥用处,如今却派上了用场。
家里只剩下她一个大人,她还想着要将绣图尽早绣好教上去,只能委屈一下三个孩子,将三个孩子都同她一块圈到西房中,她潜心绣图,也正好给三个孩子做一做启蒙工作。
至于这个簸箕,沐初晴打算将它用来放那些炼制防瘟灵丹需要的药材。
那个杀神‘三爷’给了她一千两金票,她炼制出来的防瘟灵丹肯定不能太少。可是三个孩子在她身边,总不能一遍又一遍从淘宝空间中往外拿药材吧!若真是那样毫不顾忌地在三个奶包子面前拿了,三个奶包子非得把她当成妖怪不可。
想来想去,只有将药材事先都混好放在簸箕里,然后再用丹炉炼制防瘟灵丹,这是沐初晴能想到的唯一一个万全之策。
说干就是干,沐初晴将落了不少灰的簸箕提出灶房,从井中打出半桶水来,撸起袖子好好的刷洗了一遍簸箕,然后将簸箕支在一个木墩子上,等太阳晒干才能用。
转身回到西房中,从空间里取出药材将两个药柜都填满,也不管什么标签不标签的东西,反正她这里又不是医馆,这些药柜也无须都按照标签来。莫封疆给沐初晴屯下的药材足够多,沐初晴塞了满满两药柜之后,那些药材才下去不到三分之一。
做完这一切,沐初晴去中间那间房将三个孩子喊了过来,从包袱中拿出笔墨纸砚,放到了桌子上,“谦哥儿,逊哥儿,岚姐儿,看娘给你们买了什么?”
莫子岚和莫子谦还从没见过这些东西,倒是莫子逊应该跟着柳一刀见过笔墨纸砚,惊呼道:“娘,这是文房四宝,笔、墨、纸还有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