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后,就是他和五皇子之间的竞争。尽管他比五皇子先一步出生,可是在先帝跟前的各种待遇和表现,却总是比五皇子低一等。
这些事情,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她没法接受,也没法抒解。
她只能把满腔的不甘和怨气,都发泄在这个儿子的身上。
她怪他不能为她争气,怪他不懂得在先帝跟前表现,争宠。甚至怪他心太软,明明有机会将五皇子置于死地,却偏偏不肯下手。一点儿也没有遗传到她自己的心狠果决。
因为这样,她看这个儿子,是百般不顺眼。尽管他在她跟前处处顺从,尽量讨她的欢心,可是,她却并不愿意给他一个笑脸。
这种情况,一直到五皇子终于被害自杀,他被确立了储君之位,才有所好转。
她的儿子,终于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这是最令她开心的事情。
不过他们的关系,注定了布满隔阂。他继位了没有多久,就坳着她,定下了皇后的人选。
她对于袁氏,是从心底里抗拒的。且不说袁大将军的军权一直都是身为外戚的周家觊觎的,她的幼弟,也是间接死在袁家人的手里!
当年她向先帝提出,要让幼弟往袁大将军军中历练,结果他刚到军中没多久,就因为不守军规,被袁大将军当众杖责。随后因为伤重不治身亡。
噩耗传来,她母亲差点哭瞎了双目,从此对她这个中宫皇后,再也没有好脸色,也从此没有踏入宫中一步。
而她的父亲,也因此一病不起,很快就撒手人寰。
失去了她的父亲的周家,当年差点就散了架子。
幸好有她这个皇后一力照应,而她的大弟,二弟也总算还争气,所以周家还是保住了侯府的荣光。
袁家的人跟周家有这么大的仇怨,她的儿子却居然告诉她,要娶袁氏女为后,这如何让她能够接受?
而她也因此,开始默默地纵容小儿子,并且开始为小儿子争取各种权利。
她不要袁氏女为后,也不要袁氏的女儿的孩子成为将来的皇帝!
她辛辛苦苦挣得的皇位,绝对不能传到敌人的手中!
正是因为这一点,她当年狠心,用了法师送上来的天一圣水,将袁皇后算计了去。
又指使,纵容梁王,借战争之机,谋害了袁大将军,为幼弟报了仇。
这些年,梁王背地里做的种种准备,她其实都是心知肚明。
她情愿这江山交给称心如意的小儿子,也不愿看着它落在仇人之子的手里!
这么多年,她其实也不是没有犹豫过。毕竟皇帝到底也是她的亲生骨肉。
可是,每当看到他坚决不肯再立新后,不肯废掉太子,她的心就又再次恢复了冰冷。
此刻,皇帝的声音,还在她的耳边响着,似乎离她越来越近了。
“母后,您就这么盼着儿子早死么?在您的心里,除了梁王,可曾有过儿子一日?”皇帝的声音里满是哀戚。
“皇帝,你安心的去吧!你的后宫妃子,还有孩子,除了太子,其他人哀家都会让梁王妥善安置的。”克制着从脚底升起的寒意,周太后尽量保持冷静。
“母后,您若是梁王,做下了今日的事情,是否会容许朕的子孙活在这个世上?斩草除根,这不是母后自小就教过了他的么?不然,五皇弟已然被贬,又如何非要自杀?”皇帝的声音里都是冷意。
“皇帝,你什么意思?你,你究竟是人是鬼?”太后此刻终于察觉到不对劲了。
因为她发现,皇帝的声音,此刻与她,似乎近在咫尺。
“朕是人,是鬼,对母后来说很重要吗?为了您的权势,为了您心心念念的周家,您连亲生儿子和孙子都不能放过……”皇帝的声音里,满是失落。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哀家何曾要取你的性命?是你逼我的!一直都是你在逼我!”周太后有些气急败坏。
“你明明知道,袁大将军打死了你的小舅舅,你却偏偏要娶他的女儿!你这是要气死哀家!”周太后怒气冲冲地说道。
“袁家和周家有不共戴天之仇!你但凡有一点点考虑哀家的感受,就不该将她立为皇后!而且,你居然还非要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你是诚心不让哀家在娘家人面前做人!”周太后说到这里,已经是涕泪交加。
“你知不知道,当年因为你小舅舅的死,你外婆哭瞎了眼睛!你外祖父也因此病逝!是袁家人,害死了哀家的父母亲人!哀家必须为他们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