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系异能者的六零生活_作者:金银馃子(79)

  这个问题放在许有根面前,他也只是三个字,不愿意。

  为什么?因为他们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春天种小麦,秋天种地瓜,只要不是像前两年那样几个月不下雨收不上来粮食还要交那么多公粮,基本上都是饿不死人的。

  黄豆分为夏播和秋播,夏播就是在小麦收完后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播种,秋播是在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不管是这两个时间中的哪一个,地瓜都是种不成的了。

  前面说了,这里的小麦产量非常低,所以大家的主要口粮就是地瓜,前一年秋天收的地瓜一直吃到第二年小麦成熟,一年十二个月有八个月都要靠吃地瓜活命。结果你现在说不种地瓜了改种没种过的黄豆,这不是开玩笑呢嘛。

  万一没种好,这么多人吃什么,政府能发救济粮吗?前几年的饥荒影响还没过去,现在就没有不重视粮食的人。

  什么,榨油?那你先榨出来看看,油是那么好榨的吗,万一没榨出来,粮食也糟蹋了呢,粮食还能不回来吗?

  哦,只是试点,那你去别的地方试吧,其他生产队也不必咱们队差。

  各生产队队长之所以敢拒绝这些县里的领导,也是因为前几年各种谎报粮食产量,各种夺百姓口粮的献礼最终造成那么多人非正常死亡,所以中央三令五申不许地方官员自己曲解中央意见指示,也不许再过多插手各地农民的粮食种植。

  当然了,即使有这些强调,天高皇帝远的,就是强令生产队的人种植新粮种,也没人来管,现在又没有网络,还能上京告状啊。

  不过陈文翔也不是那种人,要不然他也不会花那么多钱还安排工作岗位来换一个普通农户家里的人参了,他现在在安平县也算是二把手,又是有后台的,真要强取豪夺也没人能拦的住。

  黄豆是越早种上越好,他打算在麦收之后就种上,虽然离现在还有几个月,但今年是第一次种,要找试验地,找会种黄豆的人最好是个专家,还有怎么申办油厂,厂址选在哪,最重要的榨油技术和机器。这一桩桩一件件提前一年考虑都不算早。

  试验地也不可能只找一个生产队,虽是同一个县地质什么的都差不多,但还是要至少找三个生产队选几亩田地作为试验地,预估产量。

  陈文翔给各个生产队都讲解了关于种黄豆办油厂的事,让他们自己决定要不要申请试验地。

  等县里的人都走了,许有根拿不定主意,队里的人开大会也是乱哄哄的,什么意见的都有,但大部分还是不同意,都觉得别折腾了,好不容易缓过来,万一再折腾这些事搞得像前两年那样,那真是,唉!

  许有根心里也是这个想法,但他有点怕得罪领导,还有点期望要是办油厂自己队能得好处。虽然现在已经不是许家村而是前进生产队了,他也不是村长而是队长了,但他还是有努力致富光宗耀祖的梦想。

  可惜现在也没人跟他商量事,自己几个儿子也是会认字会算数,但到底一直在村里种地,对这些事也没什么盘算。

  他又想到许强,这次来的领导看着是认识他们家的,许强还在城里有个有人脉的故交,可惜他不在家。

  许有根想了想,还是去了许强家,至少要问清楚他家跟那个领导是怎么搭上关系的。他也不是自己去,许强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个成年男丁不在家,他自己上门不好看,至少把媳妇给带上。

  许奶奶听到拍门声,连忙走出来开门,打开门一看:“队长,丁大姐,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许有根媳妇姓丁,跟陈容容大嫂还是一个村子的呢,年纪比许奶奶还要大上几岁。

  “晚上吃了吗?”这是华国人见面最好的打招呼方式,也是谈话问话最好的开头,现在这个点谁都知道当然是吃过了,不过还是要问一问。

  “吃过了,吃过了,快进屋坐。”

  许奶奶把人领进门,陈容容倒了两杯糖水端过来。

  “队长这是来?”

  “也没什么大事,强子还没回来吗?”许有根问。

  “没呢,前两天走的,应该也快回来了,是不是找强子有什么事啊?”

  “有点事想跟他商量商量。”

  “那等他一回来我就让他找你去。”

  许有根点点头,又说:“还有个事想问问大妹子,中午县里来的人,其中一个领导好像还认识你家如意,还问了强子的事,我就想着问问强子是不是认识,这种新粮食是个大事,能问清楚还是问清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