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拿相机的那个记者笑着说,“就这样原汁原味的农民劳动的景象最好,要是摆姿势那就不真实了。”
“那就好,那你们拍,你们拍。”许有根搓搓手跟在后面。
“这位女同志,请问前面的油厂对你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那个拿笔 的女记者问的刚好是许虎妈,他家许虎被选进油厂了,才刚刚开始工作了不到一个月。
“好,油厂搞得好。”许虎妈看见人家来问她问题,顿时不知所措了,一个劲的说油厂好,至于怎么好好在哪里就说不出来了。
倒是旁边的许贵媳妇见着那两个记者自己走过来,说:“让我们队的好几个人都当上工人了,还发工资,我们种的黄豆也能送到油厂还能换到油,这个油厂办的好啊,特别好,要是再招几个人就更好了。”
问完几个问题,那个拿照相机的人还想拍张近距离的照片,许贵媳妇见到就问:“记者同志,能不能给我们都拍张相片?”
许有根在后面瞪了她一眼,这婆娘,还想蹭人家记者一张相片!
许贵媳妇脸皮厚不怕瞪,追着记者想拍相片,最后那个女记者说:“那要不这样吧,就给大家伙一起拍一张,说不定还能放到报纸上。”
还没等许有根说什么,许贵媳妇就吆喝起来:“记者要给咱们拍相片啦,都快过来,快过来!”
好家伙,附近几十亩地的人都听见了,你说这声音有多大,站在一边的两个记者耳朵差点没给震聋了。
听见声音的就往这边跑,没听见的看到别人都往一个方向走自然也跟过来看看什么事。
“太高了,太高了,蹲下一点。”
“第一排的人坐下。”
“都看着前面照相机这里。”
“队长,来,你站中间。”
“咔嚓”
第40章
“报纸来了, 报纸来了。”
自从有人来采访后,前进生产队的人就每天盼着报纸,希望能在上面看到自己拍的照片,那天后来知道要拍照片自己没拍上的人都觉得亏了。
“别挤,别挤, 我来看看。”许有根拿着报纸仔细看, “这呢,在这,这是我们队,放了两张相片呢。”
许有根指着一处,上面有四张相片,只不过都很小,而且墨迹重有些黑乎乎的,但也勉强能认出人脸。
有两张拍到了油厂的机器, 还有县里的领导站在机器跟前的照片,另外两张一张是他们队的人都热火朝天的收黄豆的景象,一张是最后拍的那张大合照。
“呀,我在这呢, 脸上太黑了。”
“你好歹脸都露出来了, 你看看我,都被挡了一半,要不仔细看都看不见。’
“哈哈,两张是我们队的,两张是油厂的, 前面队的一张也没有。”
前面的红旗生产队是夏播,记者来采访的时候黄豆早就收完了,所以只是在文章中提到了,不像他们队还放了两张相片在报纸上。
另一边陈文翔也在看报纸,上次来的是省里的报社,影响力只在省里还不错在外面不够大,不过他也知足了,毕竟油厂是刚办起来没多久,效益还不明朗。
“你怎么不穿新棉袄呢,穿这破的多难看,快去换掉,换掉。”
许奶奶看许强穿着旧棉袄出来,没好气的说。
“我里面穿着衣服呢,到时候把棉袄脱掉,要不然那棉袄穿着鼓鼓囊囊的不好看。”许强拍拍身上的棉袄。
“呀,那我要不要也换掉里面的,要不待会拍相片就你一个穿的薄。”陈容容想想,确实许强那样比较好看。
“去换去换。”许强推推她。
陈容容又看了一眼许奶奶,许奶奶笑骂道:“随便你们,反正你两待会单独拍一张,我们不用换。”
陈容容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进屋去里面换上秋天的上街走亲戚的专用衣裳,外面还是套了一件挺新的棉袄,没像许强那样套件旧的。
没错,许家要去拍全家福了!
上次记者来拍的相片,许奶奶和陈容容也在里面,这两人都不是爱往前面挤的人,因此都站后面,相片上几乎都看不见。也是受了这个启发,许奶奶打算全家人都去拍相片。
说起来,许家人还从来没拍过呢,如意是根本不在乎这个,许奶奶他们虽然有钱也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