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守林夫妻俩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奈和内疚。孩子想吃好吃的有什么错,还不是大人没本事。
……
“姐,给我糖,你都说给我糖了,咋说话不算话呢!”
出了家门,谭叙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谭笑身后,亦步亦趋,嘴里嘟嘟囔囔,一脸的不高兴。
“我说我有糖,我说我给你了吗?”
谭笑头也不回地往前走,语气平稳,没有丝毫的波澜。自己当时真的只说有糖又没说要给他,这也不算是骗小孩子。
正文 第74章引导性对话
谭叙急了,一把扯住谭笑的后衣襟:“姐,你不能这样啊!你不给我、你、那你跟我说干啥呀?我要是知道你不给我、我就不吃饭了。”
“不吃饭?那你是想吃爸的连环脚还是想吃妈的笤埽疙瘩炒肉?”谭笑被扯的走不动,停下脚步扭转身形,看着谭叙的眼睛问道。
“我、我不管,反正你答应我要给我糖的,你说话不算话,我告诉妈去!”一个五岁的孩子,言语上跟谭笑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谭叙真的急了,晃动着身子,就想耍赖,眼泪也要流下来。
“你告去吧,你跟妈说,你不想吃苞米面发糕,你要吃白面馒头,你是故意把发糕掰碎扔得到处都是的。你看妈是向着你还是向着我。而且,我以后有什么吃的,都不会再给你。”谭笑的语调依旧平缓,神情也仍然淡漠,可谭叙知道他姐这次是来真的了。
男孩沉默了,一颗糖的诱惑力很大,但还无法与想象中的美食一较高下。
“老弟,咱俩唠会儿嗑吧。”
俩人现在所站的位置是自家的柴火栏子外面,风有点大。谭笑四处瞅了瞅,转身到栏子入口,开门走了进去,谭叙稍作停顿,还是跟上了。
农村人过日子,看谁家过的好不好,一是看种地的多少,二看柴火栏子里面柴火的多寡。地多、粮食多、钱多、柴火当然也就多了,柴火多了冬天才能可劲烧,不挨冻。
农村人靠天吃饭,老天爷不赏脸,可能真的会吃不上饭,但只要你不懒,是绝对不会挨冻的。
谭笑家虽然地不多,可这柴火垛却不小。秋收以后,自家的柴火都收回来,谭守林夫妻俩又会到地多的人家帮忙,不要钱,只要柴火。
等地里的活都干完了,夫妻俩依旧不闲着,王佩拿一个大耙子到处耙树枝树叶,谭守林扛着斧子和铁锹挖树墩子。
虽然树叶太软不经烧,可是用它来填炕却不心疼。树枝可以做饭,树墩子劈成木头块专门用来烧炉子,这是整个冬天里谭笑家温暖如春的原因。
而像王艳玲家冬天不敢烧炉子,不敢烧炕,连做饭都要仔细柴火的日子,全是因为她爸王叔文太懒了。
谭笑把树叶上覆盖的积雪扒拉开,露出里面原本是金黄色,现在因为水分流失已经变成砖红色的杨树叶,跳上去一顿乱蹦乱踩,踏出一个深深的窝,拉着弟弟一起坐了进去。
叶子堆在苞米杆和毛嗑杆中间的位置,俩人往里一座,冷风被阻挡在外,身下松脆宣软,舒服极了。
“姐,你咋不说话?你咋能说话不算数呢?你把糖给我,你都答应我了、说过的话就得算数,要不然不就成了小狗……”
没理会谭叙咒语一样的絮叨,坐下去组织半天的措辞,谭笑才开口:“老弟,你为啥不想吃苞米面的饼子、发糕?”跟一个五岁的孩子聊贫穷和生存,谭笑实在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不好吃,喇嘴,我稀罕白面。”谭叙想也不想地说。
谭笑点点头,当年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小叙你说得对,白面又白又软,无论是蒸馒头、烙饼、做面条,都比苞米面好吃。不仅你稀罕吃,我也稀罕吃,咱爸咱妈都稀罕吃。”
谭叙抬起头,脸上有些怀疑:“你们也稀罕白面?我咋不知道呢?那为啥每次让你吃的时候你都不咋吃?还有爸妈……”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可能,我看爸妈每次都是吃苞米面的干粮。”
面对谭叙用看骗子的眼神看自己,谭笑没有发火,而是继续引导地问道:“你和王民是朋友,你知道他稀罕吃饺子不?”
“当然了,王民可稀罕吃饺子了,他不仅稀罕吃饺子,还稀罕吃猪肉、鸡肉、大鹅肉、还有包子、糖饼、发面饼……”谭叙一双腿埋在树叶中,胖乎乎的手指头算来算去,算到最后,十根手指头都用完了,也没说完王民稀罕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