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姜沅在他这里学到的东西还不少。
任策道:“那你是要推第一篇为榜首了?”
“不。”出乎意料的,谢湛说道,“推第二篇。”
向来淡然的晏远也不免有些诧异:“这是何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不适合做榜首。”
任策道:“推第二篇不也一样吗?”
谢湛抬眸看他:“第一篇文章胜在奇和准,第二篇则胜在老练。我以为后者应该是本就负有盛名,予她榜首会让人觉得实至名归,不至于有太大的反应。”
若是给了姜沅就不一定了。她没有什么文名,贸贸然推她为首,即便有文章做底,也难免有人不服气。局时她这个风头一出,只怕在太学里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任策觉得很是奇怪,等谢湛将决断递交给翰林院,隔天榜一贴出,他便明白为何了。
居于第二的正是姜沅。
犹在院子里磨着性子绣花的姜沅还不知道自己一夜之间成了风云人物,多少原先看不上她的人家纷纷来打听她的情况。姜沅得知这个消息还是陈栀说与她的。陈栀谁是道贺,实际上任谁都看出她笑得很是勉强。
“考场上虽发生那种意外,阿姐还是实至名归,真乃可喜可贺。”
姜沅看着她脸上扭曲又怪异的笑容,心下暗叹一声,也真是难为陈栀还能强忍着来和她道喜。
“不过是刚巧考前温书时运气好撞上了题目,谈不上什么实至名归。”姜沅道。
听了这个解释,陈栀稍稍得了些安慰,表情也不如刚才那么怪了,她道:“不管如何,能居于第二,阿姐定然也是有着实力的。”
姜沅却是没料到这个结果,或者说她很是低估了自己的实力。毕竟前世入了太学后,为着王衍,她还是稍稍学了些东西的,后来在后宫陪着谢湛,更是接触到了她从前想都没想过的种种,眼光境界均是与之前天差地别。
早知道她就该稍稍藏拙,也好过现在成了众矢之的。
姜沅略略有些后悔,面上却是未显。她问道:“你可知道榜首是谁?”
“大理寺正卿家的二姑娘周慕夏。”陈栀答道。
这点倒与前世无异。前世周慕夏名列榜首,陈栀居于第二,第三则是沈天静。
如今她硬生生插了队,竟是越过了陈栀去。姜沅居然有种欺负人的感觉,毕竟她要比她们多活了好多年。
姜斯和陈氏得知了这件事很是高兴,尤其是姜斯,他向来最宠这个幺女,结果把她宠的贪于玩乐不务正业。先下她算是给他好好长了脸。
姜景最先得了消息,早在外和友人一道看了姜沅的文章,俱是惊叹。他作为姜沅的亲阿兄都万万没想到自家妹妹竟能写出这样有新意的论点。
为了庆祝,姜景托人寻了副别致的银丝耳坠来,一是庆她榜上有名,二是缓和下二人近日来日益紧张的关系。
一时姜沅风头无双,相比之下榜上第三的陈栀就显得稍稍黯淡些。虽陈氏与姜斯依着姜沅的份例也照样送了陈栀贺礼,但旁人对她的关注远不如姜沅。一是因为她的文章传下来看,虽无功无过很是标准,但毕竟不如前两个出彩,神形差之甚多。二是她一个小户的嫡出姑娘,家世自然比不上京中诸位贵女,甚至第四的沈天静获得的关注都比她多。
陈栀心里委屈,面上却还要装作笑吟吟的模样去庆祝她阿姐。一来二去饶是她也忍受不了了,可栖霞轩又都是姜家的人,只能关起门来对自己的两个贴身侍女发好大一通脾气,别提多憋屈了。
杏红柳绿两个人自幼跟在陈栀身边,自然再清楚不过她家姑娘的真实面目。现下陈栀有意挑了刺来训斥她们,她们也不敢还嘴,巴巴地站在原地,等着她摔了茶碗让她们滚出去,方才离开。
陈栀发过脾气后,心里总算稍稍舒畅些。一旁的马婆子偎上前来,凑到她身边:“姑娘和她们置什么气,眼下寄人篱下,能用的自己人本就不多,让她们与你离了心岂不是雪上加霜?更无可用之人了。”
陈栀呷了一口茶,冷笑一声:“你放心,我在一天她们就一天不敢与我离了心。杏红柳绿始终是我的人,我倒了,她们也吃不了什么好。”她正是掐中一荣俱荣这一点,才无所顾忌。
“那到底也是不好的,若生了异心,被旁的有心人利用,吃亏的总还是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