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衍虽说挨训了,但皎皎也不再出宫往阮府跑。他不仅有种莫名的得胜感,还能够睡个安稳觉。
皇帝陛下内心十分满足。
只是近段日子他面对皎皎时,都只能小心翼翼地哄着,话不敢多说,大气都悠着出。
皎皎这次气生得特别久。那张娇娇俏俏的小脸板起来,特别凶!
郑衍不怕被她凶,就怕她总如此会气坏身子。
于是这些日子上朝时,大臣们看到的,便是因为哄不好皇后而忧心的眉头紧锁的陛下。
陛下心情不佳,众臣们自然也都小心着说话。但也总有几位不大精明的,见哪里的水浑就往哪踩,此时做什么最不讨好,就硬要闷头而上。
阮大人病愈,眼下虽说暂辞官休养,谁知以后呢。而陛下后宫之中,亦不能再只有皇后一人呐!
一听说帝后间有不快,几位便趁此,耿直地为了请陛下纳妃,而坚持不懈地做着努力。
郑衍在看到这么几封奏折时,这回是真气得头疼。
而这一次奏请他纳妃,也换了新的说法,道皎皎她入宫已久,却始终不见子嗣。字里行间暗含之意,是在怀疑皎皎身子有异,难以有孕。
此事他尚不急,他们倒是急不可待了?
傅公公见陛下脸色铁青将奏折高高举起,正想着陛下又要气到砸折子了,便不动声色往后退了退。
然而等了一会,折子却没落地。陛下突然拧眉不知思索起了什么,举起的手也下意识缓缓落下。
郑衍虽私心里觉得子嗣一事还尚早,但心想着顺应自然,也未刻意做什么。
此前他不在意,也就没将此事放在心上过。但眼下突然被这几封折子提醒,才意识到此事确实有些奇怪。
算一算皎皎入宫的时日是不短了,他与皎皎又常有温存。若按常理来说,是不是的确该有些许动静了?
郑衍想到一个严峻的问题,他丢开折子,握拳抵在手边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难道他有什么问题?
第64章
李太医今日忙中偷闲, 可才埋在药堆里面发了会呆,就突然被皇上召去了。
往常时候陛下若有召,一般都是陈潮盛陈太医去的。但陈太医这些天被陛下遣去阮家了,说是要留下给阮大人调理,没让回来。
李太医不知陛下此刻突然急召, 是龙体有何不适, 丝毫不敢耽搁,急急忙忙整了整衣冠, 提着药箱就随内侍去了。
然而见过陛下后, 被陛下招手喊近的李太医刚听完陛下所问, 就傻了一下, 随后回过神来打了个寒颤。
陛下刚刚问的……是那事吗?他是不是听听听错了?
李太医受到惊吓的小心脏还来不及平复, 陛下的手已经伸过来了。
“嗯?”郑衍见太医愣着不动, 催了一声。
李太医立即埋下头,应是伸手朝陛下腕脉探去。他暗暗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控制住了不停发着抖的手。
难怪陛下今日看起来满面忧色……可他们以前给陛下请脉时, 从没见诊出过什么问题啊!
陛下突然问起这个,难道是近来感觉到哪里不对劲了吗?
李太医默默猜想,却又不敢明着去问陛下。他甚至连脉都不敢去探, 生怕这一诊下去,发现陛下真的有点什么。
那他是说还是不说?又该怎么说啊?这可是国之大事啊。他一开口, 大夏国的传续就断在他嘴里了。
李太医沉重的手挪动了半天才慢慢搁上去。他额间沁汗细细诊看着,片刻后,神情也慢慢由紧张忐忑转为轻松心安。
他忙收回手道:“陛下龙体康健, 并无任何问题。”
“真的?”郑衍追问了一句,见李太医就差对天发誓了,想到什么神色更凝重,蹙着的眉头也拧得更紧了些。
见状李太医将快要弯起的嘴角又收了回去。陛下得知自己没问题了,怎么反而脸色更不好了?
知道自己没问题却不高兴,难道得知自己有问题才高兴?皇上总不会是希望自己出问题吧。李太医神思一动,就吓得连忙把这大逆不道的想法赶了出去。
郑衍自然不希望自己有问题,但既然他的身体康健,为何他与皎皎会这么久都没有动静呢。
难道是皎皎?
郑衍想到此,就心情沉沉。
李太医又听陛下问起,这才明白,原是陛下是在疑惑此事。既然不是陛下的缘故,难不成是娘娘?李太医又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