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疏桐小声道:“今年初春惊蛰那会,西厢和正房的瓦漏水,都修补过一次,东厢倒还好。”
玉缀疑惑道:“既然请了人来,为何不索性一次直接翻完?”
疏桐还未搭话,吹绿便抢先道:“李嬷嬷说,哪儿漏水,修补修补便行了,我是说该重新翻一次的,但是她死活不答应,生生把匠人给拦下了。”
萧如初想了想,道:“那便重新翻过一次罢,宋娘子,烦请你与玉缀把条目明细都一一列出来,每一样是多少花费,都写清楚。”
宋娘子连忙应下,眼见着天色黑下来,两个生人再呆在后宅也不妥当,玉缀便先引着她们离去了。
萧如初站在院子里,见玉露举着一盏小小的灯从前院过来,便问道:“什么时辰了?”
玉露脆生生地答道:“酉时二刻了,小姐,该用晚膳了,疏桐方才去了后厨,约莫也快回来了。”
第11章
她正说完,疏桐便挎着食盒进来了,吹绿把西厢房打开,玉露点灯,三人便忙忙碌碌将饭菜安置毕了,这才退开去。
菜不多,只有四碟,胜在精致,八珍鸭,菊花佛手酥,墨鱼羹,三鲜丸子,还有一盅龙井竹荪膳汤,待用过饭后,已是戌时了,恰巧玉缀回来,向萧如初道:“修整院子的名目都写清楚了,请小姐过目。”
她说着,便将几页纸递过来,萧如初接了,打开一看,便知这是玉缀的写的,待看完,约莫估算了一下,如那宋娘子所说,修得漂亮好看,大概需要七十两银子,倘若只是修得过得去,那么二三十两银子就足够了。
萧如初心里有了数,拿着那纸想了想,对玉缀道:“我知道了,今日辛苦了,你且先去用膳罢。”
待第二日,萧如初醒得早,玉缀伺候着她梳洗完毕,便先往东跨院去了,还未进厅,便听见其中传来女子的说笑声传来,她微微垂了眸,丫鬟连忙替她打起帘子,进了小厅。
柳氏端坐在上首,正与一旁的杨氏说着话,脸上带着笑,让她原本就略显富态的面容看起来愈发和善了,抬头见了萧如初进来,忙招手笑道:“我道是谁,原是如初来了,快坐快坐!”
萧如初向她行礼问安,这才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却听杨氏笑道:“听说明清苑昨日请人来瞧了院子?”
听罢这话,萧如初心中微微一紧,遂小声回道:“是呢,昨儿几个丫鬟去打理耳房,发现门被虫子蛀坏了,门板都脆了,院里也没个会修的,只得去外边请了匠人来看。”
杨氏咯咯一笑,道:“还有这等事?可曾修好?”
萧如初摇头,道:“小半日的功夫,哪里就修得好?便先搁在那里了。”
柳氏听了,便道:“这也不是个办法,恰巧近日就要修整院子,府里会请匠人来修,你也不必着急,我记得明清苑拨给怀瑾也有些年头了,也要好好儿养护才是。”
她的话里话外,略带着埋怨,萧如初轻巧地扫了两人一眼,杨氏面上带着笑,柳氏微微蹙着眉,她们或许都知道明清苑近两年没有修整的事情,然而此刻,她们甚至没有多问一句,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刷了漆的门,怎么会轻易被虫蛀坏?
可想而知,明清苑在府中的地位如何。
萧如初垂眸温声道:“夫人说的是,我瞧着,院子里确是没有好好打理,可见丫鬟婆子们往日里也不上心,那门板上漆都落了不少,桐油也没刷过,听闻往年都会修整的,也不知她们是怎生个惫懒法儿,竟生生把院子折腾成这个模样。”
闻言,柳氏面上微僵,端起茶盏来,喝了一口,杨氏笑着接道:“弟妹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去年明清苑没有修整呢。”
柳氏放下茶盏,道:“你又知道了?”
“怎么不知道?”杨氏掩唇一笑,道:“那会儿我去给老太太请安,正巧碰着老太太在安排事儿,二房的也在,说到明清苑,便插了句嘴,只说明清苑人少,瞧着倒也还不错,偌大一个院子,也就三弟一个人住,三弟常年不在府中,没必要白白多这么些花费。”
“就数她最能,”柳氏皱起眉来,没好气地撂下茶盏,骂道:“成日里抠着手指头,恨不得整个钻钱眼里边去了,说起话也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在老太太跟前叨咕叨咕,明清苑的事情,由得她做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