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敌她千娇百媚_作者:伊人睽睽(282)

  心情上下起伏。

  罗令妤垂目细思。

  她和陆昀一样,她不信任旁人,她是多疑性子。

  陆昀的异常,信中怕说不清,怕发生误会。她身世差,但她的心系在他身上,他若是不要她了……罗令妤委屈,她若是真的对不起他,她恶果自食;然她并没有做什么啊。

  陆昀信件语气这般平和,这般关心她,是真的关心,还是嘲讽她水性杨花啊?

  不行,她受不了这样委屈。

  罗令妤觉得,她有必要回南阳一趟了。

  她要见陆昀,她要亲口跟他说清楚这件事。

  ……

  现实中每有人想法开始变化,陆二郎就会做一些梦。但是他的梦混乱,可能是改变之前,也可能是改变之后。陆二郎自己判断不出,急得上了火,急得四处求佛参拜。梦却还是要做的。

  他在梦中,梦到了那一日大雪浓雾前的事。

  朝中说战事已胜,陆三郎即将凯旋归来,在南阳交接一下程序便好。那时罗表妹突发奇想,来找陆二郎,说她要去南阳一趟,给三表哥一个惊喜。

  梦中女郎满目是笑,溢满星光:“反正战事已经结束了,两国谈判了嘛。三表哥已经没事了,我去找他玩儿。他多高兴,你说是不是?”

  女郎笑盈盈地偏头与他说话,陆二郎立在廊边点头。水桥下,湖绿千里,浮萍下,鱼儿跃上,欢喜地吐着泡泡。

  游魂陆二郎,听到梦中的自己温声道:“好,我陪你去。”

  ……

  却是不知,他陪她去,见证的是陆三郎如何赴死。

  若不是亲眼看到,是否罗表妹也不会那般悲痛,不会远走他乡,不会再也不见呢?

  明明战事已经结束了,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却是那样?期间,到底是谁说了谎,还是……发生了意外?

  第89章

  大院深舍,下了一阵雨,清晨起来,雨打风吹后,门外的台阶、长廊铺满了湿漉漉的花叶。侍女们忙碌着清扫院中的叶子,抬头听到通报声,便看到陆夫人神思不属、漫不经心地从她们身边走过,进入屋中寻老夫人了。

  陆老夫人正在哀愁自己昨夜收到的信——此年代虽婚前男女私通甚繁,但想来长辈并不会多喜。陆三郎的信中没有说罗令妤怀了自己孩子的事,而是再一次强调自己迎娶罗令妤的决心。

  陆昀下了通牒。陆家若不抓紧时间准备这门婚事,他就自行准备。待他解决了南阳范家的事,定了亲,便让罗令妤去南阳。陆家准备婚姻需要至少半年,陆昀自己却知道罗令妤若是怀了孕,半年一定等不及。他不告诉陆家实情,只想先把罗令妤骗去南阳成亲,到时山高路远,陆家反对也没办法。

  陆三郎文采斐然,于信中引古博今,各类典故信手拈来。叙之以情,诉之以理,情理相合。至少陆老夫人昨晚收到信就看得难过,一晚上辗转反侧没有睡好,不断梦到自己的小儿和小儿媳死时前后一年的事。

  多少年没有梦到那对夫妻,那对夫妻婚前未见得多深情。陆老夫人便知道,小儿子死前,曾想纳妾,儿媳哭哭啼啼,整日写信向她抱怨,哀求她管一管。陆老夫人被那对夫妻弄得心烦无比,左右相劝。待说不理他们两日,小儿子就战死了,儿媳也赴死了。

  无人再记得什么纳不纳妾的事。

  只记得镇北将军夫妻慷慨赴国难的情深义重。

  然而陆老夫人知道。

  陆老夫人更知道,陆昀恐怕也知道。那时陆昀虽只是几岁小孩子,然陆三郎自幼聪明绝顶,许多事他只是不说不问,不代表他心中无数。正因为知道,陆三郎才始终怀疑情爱、怀疑婚姻。他不只是不理解他母亲的羸弱,他同样理解不了他父亲对感情的态度。

  陆昀在信中与陆老夫人说,如果不是罗令妤,也不会是别人了。

  本身不想成亲生子的人,一旦下定决心,那是怎样强大的决心?

  陆夫人掀帘子进来,看陆老夫人怅然地收好信纸:“让大郎再给他父亲写封信,说三郎的婚事不能拖了。就是罗娘子了……这两日,天气凉了,你想个委婉点的说辞告知家中表小姐们。她们若是要走,你也不要拦了。待三郎成亲了,让三少夫人头疼家中女眷们的交际去。”

  陆家嫁进来的女郎不少,可惜嫡系旁系都没出几个女郎。女郎们的交际很多时候比郎君们重要的多,陆家缺了这部分,陆夫人又本身守拙不爱出门。陆老夫人只能安慰自己,起码三郎挑中的媳妇,百般不好之下有一样很好——罗娘子性格活泼,喜欢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