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甜蜜蜜[穿书]_作者:春温一笑(3)

  余清蘅微笑看着齐郁杨,很有耐心,“你最爱听甜蜜蜜了,对不对?我多放几遍给你听,你快起床吧。”

  余清蘅带上房门出去了。

  余清莲紧张的拉了拉齐郁杨,“杨杨,听三姐的。”

  齐郁杨扬眉,“你很怕余清蘅?”

  余清莲身子下意识的抖了抖,“我也说不清,三姐可会说道理了……三姐比奶还会训人……杨杨你等下,我给你端水……”慌慌张张的端起盆架上的水盆往外面去了。

  余清莲往屋里端水,院子里的人当然看见了。

  余家四孙子,大名叫余乐岚小名叫铁蛋,又黑又壮实,才十三岁就和十五岁的齐郁杨一般高了,坐在院子里古槐树下的小板凳上,咬着油饼,呸了一声,愤愤不平,“呸,四姐就爱巴结那个丫头片子!为啥不让她自己端水?”

  “你好好吃饭吧,这香喷喷的葱油饼还堵不住你的嘴。”余清蘅嗔怪着,夹了一筷子炒鸡蛋到他碗里。

  余清蘅是铁蛋的亲姐姐,铁蛋还是很服气她的,不说话了,眉花眼笑的吃起油饼、炒蛋。

  齐郁杨洗漱完毕,才出门,就听到阴阳怪气的一声,“哟,还没出来呢?这还真成城里的娇小姐了,吃个饭还得三催四请的?”

  “二姐,别这么说,杨杨不是这样的人。”余清蘅温柔解释。

  余清芬小声嘟囔了句什么,低头吃饭了。

  齐郁杨笑了笑。

  这个余清芬还真是没有愧对恶毒女配的名头,一出场就这么不讨人喜欢。

  余清蘅也真不愧是种田文女主,宅斗小能手,不动声色的就把余清芬压制住了。

  余清蘅倒了下磁带,甜蜜蜜的歌声重又响起。

  古旧院落中一棵百年龙爪槐,槐树树冠上的几个大枝似数条巨龙凌空飞舞,颇有气势。槐树下放着小圆饭桌、小板凳,桌上放着香喷喷的饭菜,清风徐吹,甜曲轻放,此时此刻,正如书中的田园风光。

  余清蘅在笑,甜蜜蜜的歌声在回响。

  在书里,余清蘅的人生就是一首“甜蜜蜜”。

  她在娘家、婆家都得宠,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余清蘅是有几分本事的,比如说她奶奶余老太一直重男轻女,可余清蘅就是能让余老太喜欢、偏爱,对她和对几个孙子差不多。

  余家五个儿子是以“仁、智、礼、义、信”做名字的。余家几个孙子,之前的小名都很有乡土气息,分别叫柱子、二小、狗剩、铁蛋。余清蘅和家里人商量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给余家孙子的名字改成了乐山、乐水、乐渡、乐岚。余老头余老太欣然点头,可见余清蘅在余家说话多有份量。

  这真是女主待遇了。

  而原主和女主相比,遭遇就让人同情了。

  原主的母亲余小妮,是余清蘅的亲姑姑。也就是说,原主是余家的外孙女,余清蘅是孙女。

  余小妮是余家最小的女儿。余小妮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可有可无,但小妮多年前的一件善举,改变了余家人的命运。

  余小妮曾救过一位“臭老九”,这位“臭老九”姓顾,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家学。他恢复名誉后为报答余小妮,推荐余小妮和余小妮的丈夫齐铁庚进城当了老师、工人。这下子余家可炸了,余老太亲自出面,苦口婆心的劝说余小妮,让余小妮把当老师的名额让给了余家五儿子余信,而齐铁庚那个工人的名额,则落到了余家大孙子余乐山的身上。

  余家一下子出了个老师,出了个工人,两个吃公家饭的人,余家村上上下下羡慕不已。

  虽然名额让了,但余小妮、齐铁庚夫妇还是进了城。顾老爷子设法弄来个体户的执照,这夫妻俩从南方进了时兴服装、电子产品到这北方小城来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余小妮发财了,余家人眼红了。余老太又一次亲自出马,以母女之情感动余小妮,让余小妮拿出这几年做生意赚来的一万多块钱,为余家盖了崭新的大瓦房。

  “这房子真排场!”十里八乡没有不称赞的。

  对于农村人来说,生平两件大事,一件是娶媳妇,一件就是盖新房子。这新房子一盖起来,余家在村里出尽了风头。

  余老太得了便宜还卖乖,“小妮啊,妈这全是为了你好。没有娘家兄弟撑腰,以后你靠谁?你是余家养出来的闺女,娘家好了,你腰杆子才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