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瑾姝嗔了沈瑾妍一眼,杨氏却是捏了捏她的小脸,笑道:“瞧你这张小嘴甜的,你不在身边为娘都觉得少了许多乐事!”
这一别近两个月,再次见到小女儿杨氏总觉得她变了不少,但具体是哪里变了她又说不上来,似乎更懂事听话了,虽然还如从前一般娇憨可爱,但一双杏眼里仿佛多了点什么。
“那娘是来接我回去的?”沈瑾妍眨了眨眼,眼下她倒是习惯了在这寺庙里呆着,不过想念亲人也是真的。
“要回去,不过不是现在。”杨氏笑着摇头,又拉了沈瑾姝坐在跟前,这才转头对沈瑾妍道:“我是带着你姐姐来这避暑的,过了八月咱们再回转,想来也没有几天了。”
“娘与姐姐都要住这里,那敢情好!”沈瑾妍眸子一转光华闪动,“有你们陪着我,我可不无聊了。”
“你这丫头还与我装糊涂!”杨氏一指点在沈瑾妍额头,唇角不自觉地带出一抹笑容,想来是心情舒畅,“上次你大哥也与你们说过,咱们就要回京了,约莫十一月初就要动身。”说罢目光在屋内四处转了一圈,“住的地方虽然差了点但还勉强可行,挨过了这一茬,娘带你们回京城享福去!”
“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女儿觉得哪里都是享福。”沈瑾妍倚在杨氏肩头,对着沈瑾姝俏皮地眨了眨眼,“姐姐晚上与我一同睡吧,旁边的厢房给娘住着。”
“行,你们姐妹也好久没在一起了,趁这机会好好聊聊。”杨氏拍了拍沈瑾妍的手臂,笑着起身,“我让芸香收拾收拾,张妈妈怕是在安排咱们娘俩随身的细软寝具了,我去瞧瞧。”
送走了杨氏,沈瑾姝才拉着沈瑾妍重新坐下,又将她看了又看,“妹妹这些日子清减了。”说着抚了抚沈瑾妍柔嫩的脸蛋,满是心疼。
若不是躲着秦凌,沈瑾妍也不用来这“普严寺”吃苦,眼下沈瑾姝对雍郡王府也多了几分怨言。
“先苦后甜嘛,这不咱们一家就要进京了,到时候离了雍州府还不是随咱们怎么过。”沈瑾妍倒是不介意,她原本就觉得自己的脸蛋有几分婴儿肥,美是美了但还少了几分韵致,如今瘦了下来正好。
“你说得也是,到时候离了雍州咱们姐妹好好松快松快。”沈瑾姝拍了拍沈瑾妍的手背,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让自己的丫环飘絮提了个食盒过来,“大哥近日忙着衙门里的事情抽不开身,知道我与娘要过来,特意嘱咐我给你带了牛角酥,下面还有我亲手做的点心,够你吃好些天。”说罢一层层地打开了食盒。
闻到点心的香味沈瑾妍早馋得口水直流,一手拿了牛角酥一手拿了白糖糕吃得不亦乐乎,见沈瑾姝拿了帕子给她粘着嘴角,便含糊不清地道:“还是姐姐和大哥好,知道我最近馋着点心了……厨娘做得菜虽好吃,就是素了些。”说罢转身对着寺庙大殿方向拜了拜,佛祖在跟前立着呢,她总不能每天大鱼大肉的,平日里荤的少素的多,她不瘦才怪呢。
“瞧你这样,还像个孩子似的。”沈瑾姝看着沈瑾妍这模样不由捂唇轻笑,她真希望妹妹能永远这般天真快乐,无忧无虑。
有杨氏母女陪伴在侧,沈瑾妍在寺庙的日子不再单调乏味,每日除了抄写经书之外便是与她们在后山走走纳凉,母女几个倒是将后山的小道都给摸熟了。
而途经不老泉时,沈瑾妍的脚步却是微微一顿,像是带着几分怀念似的独自走到了泉边的石碑旁静默地看着。
那一日石碑上的血迹早已经不见,可她就觉得留下这些血迹的人是唐煜,这个人就像在她生命里刮来的一阵轻风,忽来忽去,快得让人捉摸不透,等再回想时又全无踪影,除了他留下的那四个字,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
“小妹,回去了!”不远处传来沈瑾姝的轻唤,沈瑾妍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后才转身离去,她知道他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转过身,便再也不见。
正文 第【17】章回府
九月初秋,烦闷的夏日时节终于缓缓退去,虽然白日里还有些热度,但微风吹来已经带了几分秋日的凉爽,在寺庙里用过了午膳,沈瑾妍便跟着杨氏母女踏上了回家的路。
马车缓缓地离开了“普严寺”,沈瑾妍坐在车里忍不住挑帘回望,偌大的山峰渐渐地变成了起伏的波澜,苍山青翠,寺庙巍峨,不老泉恐怕也只会成为她梦里的一个片断,而那个悄然离去的人亦会随着记忆慢慢模糊,直至她再也想不起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