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瑕朝翠儿示意,翠儿将礼盒呈上。
先生的目光落在纸墨上,“宣州的纸,湖州的笔,徽州的墨,端州的砚。”
无瑕见先生神色,便知她喜欢,笑道,“先生不喜俗物,学生投其所好。”
先生收回目光,“你还是拿回去吧。”并非矫情,而是她也有她为人的原则。
无瑕垂了垂眸,“先生可以择人而教,但先生可忍心拒绝了好学之人。”
先生听言诧异。
无瑕又道,“学生早些年居住在庵堂,错过了学业,学生虽是商户之女,但学生不想做无知妇人,说起来,学生当真佩服先生,先生乃一女子,不仅才学了得,能学以至用,凭自己能力而生计,不用依附于他人,恣意而潇洒。”
先生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一番苦涩,孤身女子在这世间生活谈何容易,忽尔又紧紧将无瑕看住,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姑娘,言语倒有几分苍桑之感,转眼又想,是了,她是庶女,没有亲娘照顾,在玉家依着无霜那性子,又能生活得多好呢?
“是你父亲让你来的?”
“不,是学生自己来的。”无瑕道。
先生淡淡一笑,见着无瑕双眼期盼而渴望的目光,“你为何想学习?你该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便是你父亲请我教无霜,也并非真正想让她学到什么,只不过想让她嫁入高门罢了,而你己经与萧家订了亲。”
无瑕道,“能嫁高门,衣食无忧估然好,但无瑕并不向住,无瑕说了,只想如先生那般,凭自己学识生活,不想依附他人。”
傅先生一惊,“你不想嫁去萧家?”
无瑕道,“嫁与不嫁,与学与不学并没有什么关系。”
傅先生听言又点点头,微有所思。
这时一旁的炉上,一只小陶瓶发出沽沽的声音,傅先生回过神来“水好了。”
无瑕便见先生持起陶瓶,“凡欲点茶,先须熁盏,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先生将沸水倒入黑瓷盏。
“其次调膏。”
又见先生用勺挑上一丝茶末放入己预热好的茶盏,再注入沸水,注时连续,一收即止。
“最后击佛。”
先生拿起茶筅搅动茶汤,泛起汤花。
直到茶色纯白,汤花紧贴盏壁崦不退,见先生端起一盏放到她面前。
“这便是点茶,事先要将茶饼碾碎,置于盏中。”先生指了指一旁的石磨。
无瑕听言一喜,这才明白了先生是在教她茶艺。
“我这里有一本《茶经》你可以拿回去,好生。”
正文 第10章:琳琅玉行
回程的路上,无瑕坐在马车里,拿着先生给的《茶经》翻阅着,却见许多晦涩之字,暗自叹息,自己要学的还有太多。
“瑕姐儿真聪明,简单几句话,就让先生回心转意了。”翠儿坐在一旁的小凳上,双手托着腮将主子看住,“可是瑕姐儿为什么这么爱读书呢?读书不是男子的事吗?”
无瑕一怔,想到萧轩写给表姐的信,“无瑕不识字,不懂诗词,实在相对无言”
其实她会丹青,他从来没有注意过。
无瑕用书轻轻敲了敲翠儿的脑袋,“修身养性知道吗?”
翠儿不太懂,却也点了点头,“奴婢知道了,萧公子是才子,瑕姐儿是想与他”翠儿挠挠头,一时想不起那个词来,“琴瑟和鸣,对,琴瑟和鸣,吟诗作对。”
无瑕暗忖,萧轩想琴瑟和鸣,吟诗作对的可不是她呀。
她轻轻一笑,却没有多说什么,将书放下,推开车窗,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
“翠儿去告诉福伯,我们先不回家,去一趟商铺。”
“去商铺?”翠儿虽然惊讶,还是挑起帘子告诉了驾车的福伯。
不一会儿,马车到了专诸巷,翠儿扶着无瑕下了车。
无瑕四下打量一番,专诸巷并不大,但玉器商行就有二十来家,一间挨着一间,门面装璜大同小异,红墙绿瓦,重檐重拱,只有檐上的招牌,才能分辩谁是谁家。
无瑕抬着看着自家商行的巨大牌篇,“琳琅玉行”,琳琅二字,据说是玉家先祖其妻的闺名,琳琅爱玉,先祖便开了一家玉行,收聚天下美玉金石,以供爱妻把玩。
无瑕微微出神,但见铺内走出一人,正是二叔玉方,着一道袍,带东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