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玉记_作者:燕燕于飞(256)

  无瑕尴尬一笑,阿泽不解,但见无瑕表情,恍然大悟,“难道是”

  他己然猜出,无瑕点点头,“那有什么标志,无非是吓唬那人而己。”

  原来,当那人知道无瑕是琨吾刀的持有者,并且所有吴家玉器的署名皆由她雕刻完成时,己然表现出了心虚,又听她提及武安侯,见她如此从容,胜劵在握的神情,再经她一唬,众人起哄,便没了气焰,吓跑了。

  阿泽顿时啊了一声,额上冒出了冷汗,“见你适才那般从容,我还真以为原来是你骗那人。”

  “也不算骗人吧,其实以刀刻字和以柁机琢字还是有区别,若真到了衙门,可请工匠辨认,不过如此以来,变故太大,时间也长,一时无法得出结论,倒让传言又起,影响作坊名声,所以我才出其险棋。”

  阿泽点了点头,长叹一声,“这样的事的确越快处理越好,又在众人的见证之下,不过,若以后对方又再来闹事该如何?”

  无瑕笑了笑,“如此,若以同样的理由,谁还会再相信呢,今日这么多人见证那人慌乱而逃,己是说明了一切。”

  阿泽大笑,拍拍无瑕的肩,“还是无瑕聪明。”

  一场风波似乎就此过去。

  那人回到范家,被范丞好一阵责骂,“一点小事也办不了,被人家一吓就受不了了?”

  那人哆嗦着身子,不敢回话,又为了辩解,便夸张的说道,“吴家搬出了武安侯,说他们的靠山是武安侯,属下这才属下是怕连累了大公子得罪了武安侯。”

  “武安侯?”

  那人点点头,这时,一旁的心腹近身道,“公子忘了,奴上次查得,吴家的玉无瑕还在苏州时,便与武安侯有所接触,玉家与萧家相争时,武安侯还曾暗地讽刺嘲笑过刘公公”

  范丞听言神色一变,原本以为只是名不经传的吴家,一位乡下来的弱女子,却不然,这当中大有乾坤。

  “我知道了。”范丞沉了声音,“我会向父亲禀报,对了,把陆子渊叫来,他不是从苏州来的吗?可否知道当初玉家与武安侯之间的事。”

  正文 第147章:又起风波

  范丞在范尚面前添油加醋,范尚根本没将什么吴家放在眼里,但听说到了武安侯的名字,便不由得不往深处想了。

  “你是说吴家的靠山是武安侯?”

  范丞点了点头,“在苏州时,玉家作坊的靠山便是武安侯,爹,武安侯的目的怕没有这么简单。”

  范尚沉思片刻,想到太后寿辰时,便有官员对吴家说好话,其中就有武安侯的姻亲李家,怕是提前安排好的。

  “爹,武安侯是想与刘公公做对,知道爹与刘公公交好,于是准备先对付咱们呢,此事要不要通知刘公公一声?”

  范尚紧皱着眉头,“暂且不要,且不说武安侯是否扶持吴家,咱们还没有证据,武安侯在朝堂上,与刘公公也相安无事,只是一个小小的吴家,也用不着刘公公出面,刘公公近日要出巡,那顾得了这些小事。”

  “爹的意思是”

  “吴家”范尚端起茶杯,吹了吹茶沫,“对付他如踩死一只蚂蚁。”

  范丞听言,面露喜色,知道父亲有了法子。

  经过范家这么一闹,反而使吴家商铺的生意更加好了起来,除了卖些首饰小件,一些富豪人家也开始来吴家订制玉器,这才是大客户。

  不过,紧接着,吴家在进购玉料上遇到了阻碍。

  玉料紧缺,甚至拒绝出售玉料给吴家,如此断了吴家的源头。

  京城最大的玉料供应商便是范家,只要他一句话,京城的玉料七七八八都不敢再售买给吴家。

  这当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吴家众人着急了。

  “作坊里的玉料还有多少?”

  “上等玉料没了,中等玉料不足五十斤,次等的,吴家不作次等玉器。”

  吴家掌柜是以前的老掌柜,姓江,自两年前吴家出事,便回乡了,如今被吴敏德再次请回来做事。

  吴敏德翻看账本,一阵惆怅。

  江掌柜侯在一侧,“东家,所有的货都不拿给咱们,这是有人专门与咱们做对呀。”

  “我知道。”吴敏德长叹一声,“终究是来了,以往的皆是小打小闹,如今是要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