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玉记_作者:燕燕于飞(262)

  三人立即表志,中宗甚是满意,当即封了官职,萧轩进翰林院,同时设琼林宴,百官相贺。

  朝后,中宗与萧轩在书房谈了良久,之后萧轩离开,在回廊上遇见了郑如意。

  二人也是一年未见,再见只觉恍如隔世。

  曾几何时,一少年在桃树下许下护她一生的诺言。

  如意只当是玩笑,并没有真的放在心上,与萧轩在一起,只为满足了自己虚荣心,昨日听闻他得中状元,自是又惊又喜,知道今日他会面圣,一早便让宫人去打听消息。

  终于得见,如意紧紧的握着双手,心中波澜不平,但四周有宫人,有护卫,她又能做些什么呢?

  她只深吸一口气,很快慎定下来。

  “这位便是新科状元?”

  “回娘娘的话,正是。”一宫人回答。

  这时,萧轩回过神来,上前施礼,“臣萧轩见过郑贵人。”

  “想不到,你真中了状元。”

  萧轩淡淡一笑。

  二人是同乡,又沾亲带故,若此时表现出不认识,反而不妥,如意大方相认,萧轩也表现自然。

  “家里人可知道?”

  萧轩回答,“应该知道了。”

  如意点点头,“何时归家?”

  “明日归家,下月初再入京任职。”

  “甚好。”如意道,“听闻这次归家也要办亲事了?”

  萧轩顿了顿,“是。”

  “我那妹妹可要烦你好生照顾着。”

  “是。”

  “回京之后,可带妹妹来看我。”

  “是。”

  如意便也没说什么,看了萧轩一眼,与他错身而过。

  直到如意走远了,萧轩还疆硬着身子。

  一年来,只为这片刻的相见,他又付出了多少艰辛。

  如意来到御书房,中宗正在看一遍文章,正是萧轩所作,中宗甚是高兴,如意施礼,他也没在意,如意起身,递上汤羹,中宗道,“放这儿吧,这里不用你伺侯。”

  如意淡淡一笑,她于中宗而言,除了初见的惊艳,确也宠幸几回,但之后她与众多后妃一样,没有留住这位圣上的心。

  如意不在乎,却也在意。

  “咦,皇上在看状元郎的文章?”

  中宗嗯了一声,片刻有些诧异,“你怎知是萧轩的文章?”文章署名处被镇纸压住。

  如意抿嘴一笑,“臣妾别的本事没有,对于如此精致的文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中宗哦了一声,想起她的文才来。

  “朕是忘了,你是苏州才女。”顿了顿,“你见过萧轩墨宝。”

  如意笑道,“圣上又忘了,臣妾也来自苏州。”

  中宗听言哈哈一笑。

  “不仅如此,这位状元郎还是臣妾的家人。”

  中宗大惊,“此话怎讲?”

  如意便将与萧轩的关系说了。

  原来如此,中宗点点头,“你怎不与朕说起?”

  如意有些尴尬,“皇上久未到臣妾宫中”

  中宗清咳两声,如意便没有再说下去,而道,“若臣妾说了,也怕皇上因为臣妾有关系,对萧轩另眼相看,这对其他士子也不公平。”

  中宗咦了一声,“朕是那么糊涂的人吗?”

  如意赶紧谢罪,中宗又道,“朝廷选拔人才,自有朝廷的一套规则,朕也不可违反,大燕士子多有朝官子弟,朕可做到举贤不避亲,但也不能寻私,不过,你有此心,朕甚感欣慰。”中宗扶起如意,在她手上拍了拍,眼神有赞许,“贵人贤惠。”言毕,瞟见她的肚子,“身子重了,以后别在往朕这里跑,朕晚上再去看你。”

  如意一喜,“谢皇上。不过”

  “怎么了?”

  “臣妾不敢时时打扰皇上,不满皇上,自臣妾有孕以来,时常想念家人,李姐姐的母亲都己入中陪产,臣妾”如意拭了拭泪水,“可惜家中父母不便入京,臣妾又生产在即,臣妾还有一表妹在京,所以”

  “你想将你表妹接进宫来?”

  如意点了点头,又忙道,“若皇上觉得不妥,便罢了”

  “没有什么不妥,你叫来就是,女子产子有娘家人在身边,朕也可以放心。”

  “真的?”如意扬起笑容,那泪珠儿还在眼角挂着,如此人见人怜,不免让中宗动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