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玉记_作者:燕燕于飞(401)

  中宗始终对武安侯的病有些担心,当陆子渊拿来玉如意时,见他神色凝重,于是将如意呈上,中宗缓过神来,“这么快就雕琢安成?”

  陆子渊道,”还差一步,便是如意上的纹理,臣认为若用琨吾刀来雕琢,必事半功倍。“

  ”琨吾刀?”中宗倒也想起来了,“琨吾刀的确是个好东西,可是在武安侯夫人手里”

  陆子渊笑道,“武安侯夫人善长制玉,皇上何不下旨让夫人相助,完成这最后一道工序。“

  中宗听言皱起了眉头,语气倒也重了一些,”武安侯的病刚有起色,怎能让夫人劳心做这等事?“

  陆子渊赶紧躬身一则,谢罪道,”是臣想得不周,未考虑武安侯一事,臣只想制好如意献给太后,却未顾及了其他,不过武安侯这病得的真是时侯,不仅遇海海寇生乱,又遇太后寿辰,东海幸得有东海王,太后的寿辰,唉,也怪臣技艺不及,否则太后娘娘的寿礼,这枚玉如意定能是绝世无双。”

  看似陆子渊在感叹,叹惜,何尝不是在提醒中宗一些事。

  果然,中宗听言目光一暗,武安侯的病得的真是时侯使东海王重得军权,东海王必感激武安侯,二人之间中宗突然就这么不安起来。

  即刻改了口,喃喃道,“既然武安侯的病有了起色,想必夫人是可以制玉的”

  正在这时,有太监时来禀报,说是吏部尚书求见,中宗宣进,吏部尚书手里捧着一份奏折有些惊慌说来,“禀皇上,今辰一早,臣便收到武安侯府投来的一份奏折,却是,却是”

  "是什么?“

  “是武安侯的辞呈。”

  什么?中宗大惊,“快呈上来。”

  太监递上奏折,中宗迫不入待的启阅,片刻便己眉开眼笑,武安侯因病辞去所有朝中之职,愿回苏州休养,这对于中宗来说,莫不是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然而对于陆子渊来说,像是晴天霹雳,又像是生在梦中。

  为什么会这样?

  石坚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扳倒了刘景,难道就是为了致仕?不可能,不可能,唾手可得的权力,他就甘心这么放弃?

  他还计划着将来如何与他周旋,如何与他相斗,如何看他身败名裂,他还要将玉无瑕夺回自己的身边他还有许多事没有做,他正在一一筹划,然而,一切都要成空吗?

  陆子渊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的御书房,他看着中宗的兴奋的神色,看着他提笔在奏折上大大批了一个“准‘字,他的心低如底谷,更是寒如冰。

  他突然又觉得受到了羞辱,来自对手的羞辱,嘲笑,当你备水一战时,对方却告诉你,不奉陪,对方压根儿就没有将他放在心上,这是怎样的一种蔑视。

  陆子渊站在回廊下,垂于两则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

  “陆大人。”

  不知是谁在他身后唤了他一声,他回过神,下意识的转身,很是意外。

  “郑妃娘娘。”陆子渊施了一礼。

  “陆大人脸色不好,莫是病了?”

  郑妃打量着他,但他神色有异。

  陆子渊淡淡扯了扯此角,“谢娘娘关心。”

  郑妃也笑道,“陆大人客气了,说起来,我们即是同乡也是旧识,今后要相互提携才是,陆大人你说对吗?“

  陆子渊看着浅笑的郑妃,很快明白了她话中之意,待他不知如何回答时,郑妃别有意味的看他一眼,己转身离去。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便是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一队人马己经驶出了京城。

  城下有百官相送,有百姓相送,他们挥动着手臂,遥祝武安侯一路平安。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一切都与石坚,无瑕无关了。

  车上,石坚偎依在无瑕身旁,被无瑕推开,没好气的说道,”好了,走远了,别再装了。“

  石坚却是靠得更紧,”没有官衔便没了权力,以后也不能威胁你了,你若弃了我,我就死给你看。“

  他拿她曾说过的话来笑话她,无瑕又羞又好笑,大胆的伸手捏他的脸颊,”你知道就好,以后敢惹我不高兴,看我怎么收拾你。“

  石坚吃痛,嘶了一声,“不敢,不敢,不过娘子,昨夜娘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不知如何回答,要不你告诉我。”

  “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