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流_作者:和烟绿(394)

  许是担心孩子饿,未过多久,等鱼熟了,老翁便将鱼盛了出来,他将碗递给妇人,正欲再盛时,却有些难为的看向魏潋和魏熙:“恩人可要尝尝?”

  魏潋看着那碗冒着腥味,连一丝油花都没有的鱼汤,摇头道:“您用吧。”

  “您以后可有何打算?”魏潋说罢,便听魏熙如此问道。

  他侧头看了一眼魏熙,没有言语,复又回头看向老翁,等他回答。

  “就这样熬吧,等我熬死了,再也管不了了。”老翁放下手中汤碗,眼里是认了命的沉沉苦色。

  妇人听了老翁的话,手一颤,累的汤勺里的汤撒到了孩子身上,孩子被烫了,顿时就哭了起来,咿咿呀呀的,好似一阵风就能吹散。

  妇人眼一红,忙哄着孩子,却听魏熙道:“我在洛阳城外有个庄子,正缺人手,管吃管住,月钱虽少,但都是些不费力的零碎活计,你们可愿意去?”

  妇人蓦地抬头,张口欲应,却又生生顿住,扭头看向老翁,一双眼里满是期盼。

  老翁见状,放下碗,叩谢道:“多谢恩人,如此一来,就是我走后他们母子也有个靠头了。”

  魏熙见了,忙让人将老翁扶起:“不必谢,我不过是看我与贵府投缘。”

  魏熙说罢,当即安排到:“今日你们先收拾收拾,明日一早,我便差人来接你们。”

  魏熙安排完后,魏潋与老翁草草告了别便从老翁家中出来了,上了马车,还未走多远,魏潋便沉声道:“钱著,赵阶,你们留下去查访一番,看看这里的百姓到底过得如何,再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税都给我弄清楚。”

  钱著、赵阶闻言忙领命去了。

  魏熙听着绝尘而去的马蹄声,低低一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原以为是那些激进诗人夸张了,没想到……”

  魏潋一改往日淡泊,骂道:“这些瞒上欺下的庸吏,该死!若是不肃清他们,朕的江山迟早毁在这些吸血嚼骨头的蛀虫手中。”

  方才所见对魏熙的冲击也不可谓不小,她附和道:“若不是他们,六哥何以如此艰难。”

  魏潋握拳:“此事若是属实,朕定是要他们将吞下去的东西,连本带利的还给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一章时一直在想杜甫大大的《石壕吏》,对我来说这首诗真是垂泪弹级别的……

  第210章 逃户

  经此一事, 魏熙和魏潋都少了游玩的兴致,反而去了离此处最近的益阳, 益阳乃关乎洛阳存亡的要塞,当时益阳一战魏潋虽不在, 却对战况知之甚详, 说是尸山血海, 用死人堆出来的险胜也不为过。

  只可惜此次险胜, 不仅大大消耗了兵力民力,益阳更是连十天多没撑过。

  魏潋领兵回来时曾到过益阳,却只见得一座哀声遍野的乱城,他当即任了挺身而出, 为益阳奔波操劳的梁宽为令。

  等魏熙和魏潋到了益阳时,已经到了午时, 还未进城,便听后面传来喧哗之声,魏熙掀开帘子往外看去, 只见二十余带刀衙役,驱赶着三四十百姓往城中走, 魏熙眼尖,看到了其中还有几个剃了头发的。

  “和尚?”魏熙疑问。

  魏潋眉头一蹙,掀开帘子往外看去, 却听路边百姓道:“又是抓回来的逃户,这个月的第三批了吧。”

  “可不是,听说这些才走了几里路便被捉回来了。”

  “也不知谁那么丧良心, 就十几钱的赏钱也值当他们去衙门通风报信。”

  魏潋眉目一动,对外道:“停车。”

  驾车的侍卫闻言,当即将车停下,魏潋抬手替魏熙戴上帷帽,便弯腰下了车,魏熙见状,一边有些怜惜魏潋这个新帝,一边矮身出了车厢。

  魏熙出了车厢便见魏潋对她抬手,面色清淡,倒是不见怒色,魏熙将手搭在魏潋掌心,由着魏潋将她扶下。

  待脚踏实地后,那队由衙役押着的逃户便到了魏熙等人身边。

  魏潋令侍卫拦了一个衙役,衙役见魏潋一行人贵气非凡,也不敢说什么,只问道:“郎君有何事?”

  魏潋问道:“那里面怎么还有和尚?”

  衙役嗤道:“什么和尚,不过是逃户想进白马寺,自作主张剃了头,胆子倒是大,也不管人家寺里收不收。”

  魏熙眉头一蹙:“白马寺怎么还收逃户,这是渡人还是包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