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歌灵四处望了一遍,迈脚就朝着宗教类书籍的地方走了过去。宗教类的书籍比想象中要多,云歌灵一本一本从上往下看过去,暂时没有找到类似唐老师手上的那本包装特别的还带“古”字的书籍。
宗教看完后,她又转道去了其他分类的书架前,最后终于在角落一个标着“古籍”的架子里翻出了那本封面描绘了许多“人”形姿势的古书。这书的名字叫《古仪式》,云歌灵简略翻了一遍,似乎是记载旧时候古老仪式内容的。
云歌灵付了账,就把这本书带出了图书馆,而小钟见到她卡着半小时回来后,终于吁了一口气。不过当他看清云歌灵手里拿着的袋子内的书籍时,脸色霎时就僵硬了起来。大概任谁看到这本书都是小钟这样的反应,实在是这书的封面太瘆人,那密密麻麻的“小人”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尤其还配上那泛着黄的纸质。
云歌灵没理他,直接在车上就翻阅起了这本《古仪式》,这里面记载的仪式有长有短,大部分还配上了两三个的小故事和简单的配画,有趣之余也让人对这些古老仪式产生了敬畏之情。
前面五个仪式没什么特别的,云歌灵粗略看过就翻到了第六个仪式去,这个仪式讲的就是“祈雨”。在书里,祈雨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祈祷下雨,一种是祈祷停雨。两种仪式前面的步骤都很像,而后面的步骤就有些出入了。祈祷下雨后面要所有人贡献出自己的一滴鲜血,然后撒向河里。而祈祷停雨的则是要所有人献出自己的血液后,搅合在一块然后抹一些在自己的屋子门口,意思就是让雨水远离自己的家。
唐老师的文章中只是一两句话就带过了村里祈雨仪式的经过,并未说明村里的人最后有没有把血抹在自己的家里。这时,云歌灵才发觉唐老师那篇关于“水怪借命”的文章写得是多么的粗糙,漏了多少关键的信息。
云歌灵把小钟的手机又掏了出来,继续翻找着唐老师微博上的内容。云歌灵从微博中可以知道,唐老师他们是上一年二月的时候去的支教,然后今年的三月份才回来。这一年中他发表的博文并不是很多,只有五条,每一条都隔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第一条应该是刚到村子没多久留下的,时间是上一年的四月中旬,写了一句“终于可以出村买东西了”这样的话并配上了一条山路的照片。
第二条时间隔得有点长,时间是七月,没有照片,单纯就一句话,和第一条差不多,写的也是出村很高兴之类的话。
第三条在九月,只有两个字,“想家”。
第四条在今年二月,拍了一张窗外下着大暴雨的照片,并配文“死了算了”。
第五条在三月,日期是二十五号,没有照片,没有文字,只有一个嬉笑的黄色圆脸表情包,看起来发微博的人当天的心情很不错。
云歌灵重新把这五条微博看了又看,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异。九月份应该已经出现了死人,所以发些想回家之类的话并不过分。但是第四条“死了算了”,乍看之下因为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这么说虽然有点消极但是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云歌灵看来,这句话不仅能代表自己,还能代表别人——譬如让那个人早点死了算了,这么一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差别。
最后一条的笑脸如果配上后者的解读的话,就非常耐人寻味了。是高兴自己逃脱了村里的牢笼,还是高兴自己心里期盼的某个人终于死了呢?
在云歌灵思索到关键的时候,小钟的声音从旁边响了起来。
“歌雅姐,公司到了。”
云歌灵看着外面的大厦,叹了口气,无奈地跟着小钟就下了车,至于那本《古仪式》则被她留在了车内,毕竟和黄瑜见完面后还要坐这车回去云家,拿来拿去倒是有些多此一举。更重要的是,云歌灵并不信任黄瑜,这类型的书还是不让她看到为妙。
而云歌灵不知道,在她离开后,原本安安静静坐在驾驶位的司机慢悠悠地转过了僵硬的脑袋,倾身就把《古仪式》那本书拿在了手里仔细地翻阅了起来。在司机的袖口处,一只小蜘蛛幽幽地钻了出来,在他的手臂处爬了一圈后又爬回到了司机的后脖子处,钻进那里的一个小针口。
司机把书放回原位,拿出手机不知道给谁发了一封短信,等短信成功发出后,他理了理自己的衣领,恰巧就把那小针口给挡了个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