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是翰林院的人,侍卫长也是吃一惊,抬头往马车一看,果然见一位俊俏的公子撩着帘子也往他这看。
侍卫长朝他一拱手:“原是李大人,我们是武安侯府的,在此候着送我们侯爷出城。因为亭子里都是女眷,故才上前一问。”
李庆昭略微诧异的声音就响起:“失礼,原是给侯爷送行的,如此我们也不好作停留,且就先这么往前去吧,不过就是城门了。”
侍卫长听着正要谢过,不想就听到有雷声一般的动静,远远地传来。
众人都闻声望去,而此时的琇莹却是震惊的。
——李庆昭!
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遇到李庆昭!
她隔着白纱,虽是看不清对方在远处的面容,可是能听到他清朗的声音。
她这是已经第二回遇见他了,仿佛是宿命一般,这个人即便是重来一世,仍如鬼魅般在纠缠着她一样!
琇莹想得拳头紧握,睁大了双眼,视线仿佛要透过白纱,透过车璧,去看清楚那负她一世的男人!她恨,她怨,这些情绪在第二回的相遇中,完全压住了她对这种命定纠缠的惧意。
“窈窈,我们出亭子吧,你爹爹应该是快到了。”冯氏已能看见滚滚尘灰扬天。
只是她喊了一声,身边的女儿却是没有动静,她疑惑着,正要再出声的时候,琇莹低声道:“好的娘亲。”
小姑娘淡淡的声音带着压抑,却被震天的马蹄声盖住了,旁边人丝毫不觉。
说罢,琇莹还主动去挽上了冯氏,身姿笔直下了阶梯。
李庆昭本就是等这个机会,才会算准了时间路过此地。有官职比他高的路过于此,他定然是要让道下车来恭迎的,一切都算算正正好!
侍卫长这时也顾不上这半道坏了马车的翰林院大人,都纷纷簇围到侯府女眷身边。
这个时候,琇莹与李庆昭离着不过二三十步,她抿了抿唇,在步下台阶的时候,她的心是无比平静。
如今她是武安侯的嫡女,亦是新一世,她不畏李庆昭!
她脸上甚至是展了笑容,如三月玉兰,清雅明丽。
车内的沈君笑却一点儿也不平静,甚至在听到李庆昭的声音时险些要下车,想将琇莹拉开离他远远的!
从所未有的不冷静!
那个阴魂不散的混账!
好在是耳边的马蹄声叫他回过神,他深呼吸,按奈住在车里坐着静候。
很快,周振领头的队伍就来到跟前。士兵们原地待令,周振兄弟与周嘉钰策马前来,随行的居然还有冯誉父子。
冯氏一众女眷亦迎上前,周振翻身下马,微笑着望着妻子,低头去看女儿。
“窈窈觉得不觉得冷。”他总是十分关心她的。
琇莹正要应声,就感觉到一道视线赤裸裸落在身上今天的第三晚,谢谢亲们的月票、推荐票和爱心,谢谢昵称为一个小点‘’的亲,絮雪飘零亲打赏的礼物亲们明天见,么么哒
正文 219认出
琇莹是个敏感的人,这是在前世冯氏病故,她在崔姨娘手中讨生活,后又只能在李庆昭鼻息下寻安身之所所致。久而久之,练就了这份对人情绪的敏感,哪怕只是一道视线——
更何况,这是她最熟悉的李庆昭所投来的视线。
略肆无忌惮地看她,那样的目光使她极不舒服。
琇莹心中生厌,不知他何故看来,面上平静地回周振的话:“爹爹,女儿不冷的,爹爹保重。爹爹是女儿心目中一等一的英雄,女儿等您大捷的消息。”
周振点头:“一定会如窈窈所言!”
女儿关切与敬仰更加叫周振血液沸腾,心生豪情。
他抬手摸了摸她帽檐,视线落在不远处的马车上,想起自己离开前暗中的吩咐,又轻声问道:“非缠着你表叔父,是什么重要事。”
琇莹被问得张了张嘴,心虚中就把马车上刚背会的中庸脱口而出,背罢也跟着理直气壮起来:“问功课的事当然重要!”
周振没想到女儿出口章,亦是一怔,旋即直笑:“我们窈窈要成才女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女儿居然是让沈君笑讲中庸去了。
他总觉得女儿不该和沈君笑太过亲近的,如今看来,两人间的相处再单纯不过。周振轻轻拍她的头,放心不少。
蒙混过去的琇莹暗中抿唇,心道好险,好在三叔父最后抓着她背书了,不然非得叫父亲起疑心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