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半夜哭着喊爹怎么不说,你自己不愿意回家干嘛要让我回。”杨康气道,语气也重了几分。
黄龙没想杨康会凶他,觉得自己一番好意都喂了狗,“你爱回不回”自个委屈的溜进城。这不是汴京,这是中都,金人高高在上,汉人低贱尘埃,杨康怕他惹祸,暗骂自己不争气,还是跟了上去。京都繁华,箫鼓喧空,没一下就跟丢了。走了好一会儿,忽听得前面人声喧哗,喝彩之声不绝于耳,远远望去,围着好大一堆人,杨康想起黄龙爱看热闹的性子,凑了上去。
他挨入人群张望,只见中间老大一块空地,地下插了一面锦旗,白底红花,绣着“比武招亲”四个金字,旗下两人正自拳来脚去的打得热闹,一个是红衣少女,一个是长大汉子。大汉武功平平,少女武功显然在他之上,没过一会儿,大汉就会打下擂台,
杨康看那少女,见她十七八岁年纪,玉立亭亭,虽然脸有风尘之色,但明眸皓齿,容颜娟好。那锦旗在朔风下飘扬飞舞,遮得那少女脸上忽明忽暗。锦旗左侧地下插着一杆铁枪,右侧插着两枝镔铁短戟。杨康心里一慌。
少女身边有位中年汉子,一直坐在台上,腰粗膀阔,甚是魁梧,但背脊微驼,两鬓花白,满脸皱纹,神色间甚是愁苦,身穿一套粗布棉袄,衣裤上都打了补钉。他站出来朗声说道:“在下姓穆名易,山东人氏。路经贵地,一不求名,二不为利,只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许得婆家。她曾许下一愿,不望夫婿富贵,但愿是个武艺超群的好汉,因此上斗胆比武招亲。凡年在三十岁以下,尚未娶亲,能胜得小女一拳一脚的,在下即将小女许配于他。在下父女两人,自南至北,经历七路,只因成名的豪杰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于下顾,是以始终未得良缘。”
“穆易”杨康缓缓吐出这两个字,眼睛酸涩,不想再看,他转身欲走时,视线内看到一位熟人,虎背熊腰,浓眉大眼,正是郭靖。
穆易说完后,人丛中一些混混贫嘴取笑,又对那少女评头品足,却无人敢下场动手,杨康看郭靖凑热闹的模样,冒出个想法,他缓缓靠近郭靖,人群拥挤,郭靖没有发现有个人正默默的靠近他背后,天色铅云低压,北风更劲,台上比武招新的父女看无人上台,就准备收旗散场。杨康看准时机,确认郭靖没有防备,迅速出手,在郭靖肩上一提,一掌推出,郭靖猝不及防,抱臂护胸,踉踉跄跄的落在擂台之上。
看到有人上台,群众欢呼,加油打气。人群杂动间,杨康悄悄后退,忽然,一阵风紧,天上飘下片片雪花,杨康打了个哆嗦,想到黄龙,下雪了,寒意逼人,他冷不冷。
杨康漫无目的的乱走,风雪渐大,他的发肩上已积了一层雪花。然后他就想起来,自从告诉黄龙自己刚出家门金银就被盗走后,他身上的银两都交给黄龙保管了,所以.....大雪纷飞,无钱投宿的他,怎么办!
☆、第 6 章
“臭小子,你往哪里跑!”
杨康听到叫声,好奇一看,不远处就是便是三个特别的肉瘤子不住晃动前进,手里拿着一柄短柄三股钢叉,似乎在追人。路边杨康看到这位曾被他和黄龙挂在树上的熟人,心里一凛,猜想被追赶的人,跟了上去。
三个肉瘤朝人丛中穿去,后面还跟着四名大汉,个个样貌凶狠。
一名满脸煤黑、衣衫褴褛的瘦弱少年在人群中朝他们使了个鬼脸,转头就跑。
“黄兄弟!”杨康叫了一声,黄龙一愣,有些不高兴的转头。这个时候杨康自然不会跟他置气,拉起他的手腕,一提气,凌空直跃屋顶,身形轻巧,高低进退自如,在屋顶不断狂奔。
黄龙看着被紧紧扣住的手腕,目光看向前面带他奔跑的少年,抿嘴一笑,真是傻子,没看出他溜着那几人跑着玩么。
杨康功夫里轻功是学的最好的,他的轻功来自全真派,名叫金雁功,大成者可空中凌空行走三十七步。端是精妙,不一会,后面追赶他们的人就遥遥落下。
“好功夫!”屋下传来一声赞叹,中气十足,在风声中清晰的贯入杨康耳边,杨康错步,拉着黄龙跳下,一位灰衣道士立在路边。他长眉秀目,颏下疏疏的三丛黑须,白袜灰鞋,似是一个十分着重修饰的羽士,看着杨康,目光赞赏。“小兄弟这身金雁功炉火纯青,很是不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