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农村媳_作者:宇宇(1020)

2018-08-12 宇宇 年代文

  俩人跟母女一样,在院子中央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们,一共八桌人,主厨是老万,一桌八个菜算下来三十块钱。

  俩人晚年婚姻,十里八村的还是头一次看到呢,好多人祝福,一顿饭下来,韩大叔直接倒了送去房屋睡了饭都没吃一口的。

  婚礼结束,日子又恢复平静,但这平静中又让人心慌意乱,隔壁县城炮火打得气壮山河,连待在家里都感到震动。

  据开战后几天从河湾县逃过来的老百姓口述,炮弹脱壳时发出的声音,就跟狼嚎一样。

  当地老百姓,都自发去帮抬x军牺牲尸体,集中一起埋葬在烈士林园。

  多活了一辈子的杨小娥是知道的,这烈士林园在河湾县县城边上。

  上辈子看到报纸报道,里面躺着数百多名战士,最大年龄的牺牲时三十九岁,最小年龄牺牲时不到不过十七岁。

  二十年后在报纸上看到的烈士林园,每年清明节,全国各地的同志,烈士家属,学生等都前来悼念。

  当然,这还是河湾县埋的,别的县城相继也埋着有,杨小娥都不能往这方面多想,就怕会情不自禁地又挂念张振国安危。

  眼下,得尽快给予后勤支援啊!

  思来想去,没啥子办法,考虑到刚做生意时买了三十多台缝纫机,但是后来换成了毛衣编织机,所以就没咋使用,于是,杨小娥把主意打在这方面了。

  这属于杨小娥私人财产,邓建军知道了,心里虽有些不痛快,但也没咋说。

  杨小娥电话给小龙,让拉拖拉机上村里拉到县城,只要是不动盖房子资金,小龙就乐意去做。

  晓得杨小娥这主意,周婶子齐婶子心里很不舍得,可她为了凑资金的事,白天黑夜的想办法,担心把婶子累垮了,就将劝的话咽下肚里了。

  “等机器卖出去,钱估摸得两千多块,我再东西借一点,五千块钱应该很快凑齐。”杨小娥出门的时候,一脸兴奋地对周婶子齐婶子说道。

  一开始合计一天拨资一千,十八天就是一万八千块,但没地方弄钱啊,没法,杨小娥改为一天五百块,先把这几天物资搞定再说。

  杨小娥想着,一台缝纫机,还没咋用过,当初买新的一百二十一台,这会标价八十块,肯定人抢着购买。

  想的挺美,可奈何广告贴出去,却没人上来问。

  隔壁县城打仗呢,大家虽说生活正常,但心里惶惶啊,这几天都是把家里养的动物,能卖钱的卖钱,能杀吃的杀吃,时刻准备着炮火打过来了立刻举办迁移。

  就算缝纫机便宜,九成新,有这心思也没那胆子买啊,万一过两天就打过来,一台缝纫机少说得三十斤重,不好带了逃生啊。

  正文 第七百八十五章没效应很失望(3更)

  广告贴出去,还留地址购买,杨小娥跟助理小龙弄了个摊位在市场附近,旁边插了一面广告旗杆,从早上等到中午,人都没上前询问的。

  后来小龙急了,逮着路过的几个婆娘,做了份购买心情调查,最后才总结出原因来。

  杨小娥听了这调查报告,也急了,“仗怎能打过来呢,咱要相信解放军同志啊!我就不信了,八十块钱不买,五十块钱九成新,肯定抢着购买!”

  小龙忍不住咳嗽起来,“等等?一百二十块的东西,九成新,你五十块卖,这不是胡闹嘛,赔钱赔死了!“

  杨小娥皱着眉头,习惯性的把手指在额头来回敲打,思考着,片刻过后一脸泄气,“不成,没啥办法,就这么做吧!”

  小龙摇摇头,这女人简直疯了,没钱就别去援助了嘛,就没见过赔了家当也要支持解放军同志的!

  殊不知,这时候如杨小娥这样的人还不少,有人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附近县城和市区全力支援,连运食物的车都换了运炮弹,大家都帮忙,不记代价的往解放军阵地送。

  发出去的广告全部撕毁,杨小娥跟小龙俩人,现场拿毛笔字写最新调价广告,又贴。

  堆在院里的三十多台缝纫机,一部分还没用过,全新呢,哪个买走哪个捞着便宜啊,懂点生意的人,先买走囤货,等一两个月后再卖,一百块钱也有人往兜里送钱!

  幻想很美好,现实却是残酷的。

  俩人坐摊位等啊等,奈何一个人都没上门询问的。

  这是第一次,小龙对老板的主意产生了怀疑,“我说小娥姐,以前你不是挺能耐的嘛,啥难事,都难不过你,咋这会就走死胡同了呢?我看咱也别操这份心了,全国各地支援解放军同志的多,不差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