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农村媳_作者:宇宇(982)

2018-08-12 宇宇 年代文

  这么重要的日子,都没来一桶电话,张振国肯定是出事了。

  杨小娥心里隐约猜出点啥,但不敢往下想,怕自个情绪波动大影响到娃娃们。

  大年初一都讲究老早就吃饭,杨小娥胡乱抹掉脸颊的泪珠子,深吸两口气平缓心底的焦虑,再起身到院子水井边抽水洗脸漱口。

  大年初一吃的啥,不同地方的习俗不一样,不过,大部分的菜都是有寓意的。

  鲤鱼是前几天就买的,搁水桶里用井水养着,将鱼收拾干净后,倾斜给均匀的化斜开片,撒盐巴研制七八分钟,裹上小麦粉,鸡蛋液,锅里热油把鱼放进去慢慢炸至金黄色。

  娃娃们喜欢吃酸酸甜甜的食物,锅里加蒜末炒香,放切碎末的番茄,白糖,搅拌煮开倒在鱼身上即可。

  外焦,肉质鲜嫩,酸甜可口的糖醋鲤鱼一上桌,保准五分钟不到就被娃娃们刮干。

  芋头是周婶子从家里带来的,说欢欢喜欢吃芋头蒸排骨。

  排骨备年货的时候买的,这会冬天,新鲜的食物放四五天都不坏。

  先把排骨倒点盐巴和生抽腌制,芋头去皮切成正方形小块,再下锅里煎至微黄,锅铲铲出铺在盘底。

  腌好的排骨裹上蒸肉粉,整整齐齐摆道芋头上,下蒸笼蒸半小时就好了。

  芋头的香糯,排骨的鲜美,这俩搭配一块,吃过后杨小军跟张振江也爱上了。

  碗柜里取四五个鸡蛋,蒸蛋是给三娃娃吃的,三个月时杨小娥就给小家伙们添加辅助食品,比如菜汤、米汤、水果汁这些。

  五月时正式喂蒸鸡蛋,开始喂的少,还时刻观察小家伙们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估摸亲爹是搁部队里摸爬打滚的,身体随他,结实着呢,啥过敏或消化不了都没出现过,还特别好吃。

  这段时间操心张振国的安危,情绪影响到出奶量,娃娃们倒也听话,奶水不够吃就吃米粥和蒸鸡蛋,没哭没闹。

  大年初一的主食是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心里乱糟糟,但该准备的杨小娥一样没落下,只希望老天能看她认真对待生活这份上,还她一个安然无恙的老倌。

  这里过年有个传统,家家户户都会请老祖宗到家里,表示对他们的哀思。

  以前杨小娥见过爹请的过程,昨天年夜就拿纸钱,香,供奉物品,嘴里念着亲人们的名字,手里边烧着纸钱。

  此时,杨家或张家过世的祖祖辈辈,都在里屋案台供奉着。

  接下来的几天,案台上的香火不能断,供奉的食物也随时换新的,杨小娥都谨记着,没半点马虎。

  这会吃过早饭,杨小军激动地跑到二姐跟前,双手合十,朝二姐要红包,“二姐,恭喜新的一年里,你发财,挣好多好多钱!”

  “哟,别的事情记不住,这事儿倒是记得得很。”杨小娥嘴上数落着,但手还是从口袋里掏出红包递过去,张振江和欢欢也有份。

  “我,我就不要了,我长大了,呵呵。”张振江摸着脑袋,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可双眼盯着红包就没眨眼过,还吞咽口水呢。

  “大哥,这是替振国还有爹给你的,拿着。”杨小娥塞到他怀里,虽说现在大哥懂事不少,也学了门手艺能挣钱糊口,到底智商才三四岁,搁谁眼里都是个娃娃。

  张振江激动地接过来,和杨小军一样迫不及待地拆开封口数数。

  “哇!十块啊!“杨小军惊呼。

  张振江咧嘴巴傻笑,“我也是。”

  杨小军把钱装入红包里,迫不及待跑出门了。

  杨小娥搁身后督促,“省着点花,别老买炮仗!”

  杨小军也不晓得听着了没,麻溜跑不见人影了。

  给过红包后,几个人出门买炮仗或水果糖啥的玩儿了,杨小娥收拾完厨屋后,回里屋拿香火点燃插上,昨晚供奉的香蕉苹果也换新的。

  希望老祖宗们能念及她一片虔诚的份上,保佑在河湾县保卫家园的张振国,安好。

  正文 第七百五十五章战友来拜访(3更)

  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新串门拜年,刮搜红包。

  周桂花决定跟二柱子后,就打算在县城住着哪都不去了,怎能放过今天上门介绍自己并索要红包的实际呢?

  周桂花跟二柱子抱着娃娃,一家家敲门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年初一的,就算人家反感也得意思意思给五毛一块的。

  俩人从街头索要到街尾,口袋里已装有七八块,心满意足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