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曼靖对着“未央宫”三个字冷冷地“哼”了一声,而后,甩了甩袖子,扬长而去。
宫里尚且没有人知道杨舜聂派遣杨曼靖出征打仗的事。然而,临走前,杨曼靖让钱运生,和自己故意制造一个假的对话。
对话的内容是这样的。
“王爷,听说皇上嫌司徒大将军年迈,无力远征,于是,便召唤你前去替换督查大将军。王爷,如此一来,可真是辛苦你了。”钱运生的嗓音极其之大,大的足以让方圆十里的人听见。
“我也是劝了皇上呢,如果皇上此次派我前去,那司徒将军的心里定会有不舒服,我还让皇上好好考虑,可是皇上非是不听呢。”杨曼靖回答的也很大声,他们为的就是制造这样的假象,好传入司徒剑云的耳朵里。这样,司徒剑云便会对杨舜聂又记恨一分。那么拉拢督查大将军的事,便是唾手可得了。
正巧,有位宫女正准备去御药房抓药,途径与此,恰好听见了杨曼靖和钱运生所有的话。她吓得赶紧加快了脚步,但是,这件事,便就此传开了。很多人觉得,皇上这么做,实属不妥,司徒剑云好歹是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将军立下的汗马功劳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皇上怎么能因为司徒剑云年迈二而放弃了让他为国报效的机会。然而所有的人却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却没有一个人,敢将这件事告知皇上身边的人,更何况是皇上本人呢?
然而这件事,却传到了沈玉筝的耳朵里。她是真的特别难过,且不说司徒大将军会不会生气一事,她的心上人三日之后便要离开这儿,去北方出征打仗了。未来的日子,她不知道该如何过下去。按以往的经历来看,去平息叛乱,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况且,这一年内,你并不知道将士们的死活,若是活着凯旋而归还是好事,若战死沙场,那么她沈玉筝便是要一辈子都见不到他的心上人了。
沈玉筝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她要在他临走前,见他最后一面,告诉杨曼靖,他沈玉筝一直爱的都是杨曼靖。她要在这儿等他回来。虽然,她已经身为皇妃,但是,她并没有什么奢求,她只想能见见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于是,沈玉筝写了封剪短的书信她让琴丝带出宫,,佯装要回趟娘家,给自己带想吃的糕点。琴丝很是诧异,但通过这些天,她也渐渐明白了,自己家的小主并不喜欢杨舜聂的事实。
琴丝觉得,自己做的事没有什么对与错,只要是沈玉筝开心的事,琴丝觉得都是对的。她答应了沈玉筝的要求,她偷偷地跑去朔王府,将沈玉筝的亲笔书信交给钱运生之后,便正大光明的回了沈府。
沈玉筝的父亲和母亲看到琴丝回来,十分诧异。琴丝见状,忙解释道,“回老爷和夫人的话,小姐在宫中甚是发闷。前些日子,告诉奴婢想吃府上夫人做的桂花糕,这不,今日便等不及要琴丝回府。”
沈玉筝的母亲笑道,“这么大个姑娘,怎么这么会撒娇啊。唉玉儿进宫已经半年之久了,不知吃住可还习惯?”
“回夫人的话,玉妃娘娘在宫中独得皇上的恩宠,皇上安排给娘娘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就连休息的寝宫和住处,也是按娘娘喜欢的风格来的。”
“哦,那身体如何?可有不适?”
“回夫人的话,一切安康。”原本琴丝是想告诉夫人,沈玉筝在宫中已着了两次的中风寒。可是,既然沈玉筝在每月的书信中对生病的事只字未提,想必是真的不希望被知道吧,沈玉筝自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她这么慢做,也是不想让家里的人担心吧。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一切的一切都得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回去的时候告诉一声玉儿,该吃的还得好哈吃,家中一切安好,不必操心挂念。琴丝,你自幼和玉儿一起长大,她的性子你最了解。好好照顾着她,别让她捅什么娄子出来”
沈玉筝的母亲说完,便带着丫鬟转身走进了厨房,天亮之前,她是一定要让琴丝,将桂花糕带回皇宫的。
朔王府这边,钱运生将书信递给了杨曼靖。
杨曼靖看着封面熟悉的字迹,“曼靖亲启”,他的心便“咚咚咚”地直跳。
他撕开信封,将书信拿了出来,“今晚子时,皇宫外的那颗大树下见,我有话要对王爷说,玉筝亲笔。”
短的几个字,深深地刻在杨曼靖的心上,这个女人,究竟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难道是听说了要去北方征兵的事。这个傻女人,稍微动动脑子可能都会明白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