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成幼儿园园长_作者:清涴(124)

2018-08-12 清涴

  反正都要挨骂,不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看着别人苦逼总比自己苦逼要好。这么一想,陆安珩又高兴了起来。

  说实话,陆安珩基本藏不住事儿,面部表情的管理比起元德帝这些老狐狸们可差远了。这会儿元德帝一见陆安珩脸上扳回一城的得意神情,立马明白他这是想到了什么对策,准备发坏水了。

  不过元德帝也挺好奇陆安珩到底会放出什么招来,也没戳破他,就等着陆安珩开始他的表演。

  除此之外,元德帝对陆安珩殿试时提到的部分儿童心理学知识也比较感兴趣。作为一个靠谱的帝王,元德帝对人才关注度自然是极高的。

  相比起如今崇尚的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法,陆安珩在殿试的考卷上所提出的,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元德帝向来是以帝王的眼光看问题,若是陆安珩这个理论成立的话,说不准世上的人才又会多一些,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一桩。

  陆安珩一听元德帝提起这事儿,也挺无奈。心说自己也就是个门外汉,连个半桶水都算不上。反正后世各色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最核心的都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建设高效课堂,施行起来确实有了显著的效果。

  别的不说,以往多少孩子因为童年期间被老师体罚而生出了心理阴影。至少施行新的教育方式后,体罚现象没有了,学生的人格被尊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确实成就了不少人才。

  不过陆安珩这会儿也没法跟元德帝细说,主要他又不是师范专业的,对教育方面实在不精通,只能捡着后世最寻常的观念来说:“微臣认为,小孩子大多都是天生好动的,年纪越小的孩子精力越容易分散。大多孩子都坐不住,没定力,忘性也大,就是因为精力易分散的问题。待到他们到了入学的年龄后,实际上也没长进多少。然而这时候,夫子们则拿着长长的戒尺恐吓他们学。在棍棒的压力下,有些孩子能压制住自己的天性,成为一个‘规矩’的人,有的孩子却愈发顽劣,成了众人眼中的朽木。然而不管是规矩孩子还是那些朽木们,在他们的脑海中,读书都是旁人‘要我读’,主观意愿并不强烈。微臣提出来的这个观念,则是想通过幼童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调整一下教学方法,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微臣之前做出的新式书籍,便是基于此等设想上编写的,根据后来的反响来看,想来应该是可行的。”

  元德帝和姜阁老听得若有所思,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对于陆安珩所提出来的新理念,内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一方面,陆安珩这话确实说的在理。另一方面,这年头讲究一个天地君亲师,师父地位之尊崇堪比父母,若是依陆安珩所说,莫非日后还得要师父去讨好弟子了?那岂不是荒唐!

  半晌,姜阁老捋须一笑,开口道:“此番言论,倒是与圣人所说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元德帝亦是一笑,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也算是想出了新意,状元郎着实大才。”

  话虽这么说着,元德帝看向陆安珩的目光却格外的高深莫测。

  陆安珩虽然是个官场小白,直觉却极为敏锐,被元德帝这么看得后背都开始发凉,总觉得自己又要倒霉了。

  元德帝见状,不由轻笑一声,收回了眼光,挥挥手让陆安珩回家去琢磨编数学书了。而姜阁老则被元德帝留了下来,一起商讨让各部官员学习这简便数字与运算之事。

  陆安珩就这么晕乎乎地回了家,想了想自己的编书大业,觉得自己十分有必要去拜访一下姜锦修,把他也拖来给自己帮帮忙,就当上次他坑自己的报酬了。

  巧了,姜锦修和他那一群好友们也想起陆安珩来了,正差人请陆安珩过去聚一聚呢。

  得了,人都齐活了,陆安珩眯着眼笑了笑,是时候想办法把这群实力爆表到处浪的人忽悠来给自己干活了。

  第51章 标点符号

  姜锦修他们的日子还是万分潇洒, 这一大帮人生来似乎就是给人拉仇恨的,要颜值有颜值, 要才华有才华,家世也稳压绝大部分人一头, 旁人用尽一生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他们生来便拥有了,绝对的人生赢家。

  更气人的是,这些人参加完科考后,没过多久后又通通辞官回家自己浪去了!和他们一届的某些同进士简直槽多无口,心说你们要是不乐意当官就别来参加科考啊,没准儿少了你们我就能当个进士啊!真是浪费资源!